摘要:近期,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2025)年会上,一项司美格鲁肽在肥胖或超重患者中的两年真实世界有效性的壁报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治疗2年后患者体重和BMI出现显著下降。基于这一真实世界结果,本刊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彭永德教授对GLP-1受体激
近期,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2025)年会上,一项司美格鲁肽在肥胖或超重患者中的两年真实世界有效性的壁报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治疗2年后患者体重和BMI出现显著下降。基于这一真实世界结果,本刊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彭永德教授对GLP-1受体激动剂在临床肥胖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分析。
彭永德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学科主任、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骨质疏松症联合诊疗中心主任长三角糖尿病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副主任委员、基础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常委《上海医学》及Current Medicine副主编2004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糖尿病》
本次ADA 2025年会上公布的这项研究数据与过往研究或临床试验数据相比,有何独特之处?对临床治疗有哪些启示?
彭永德教授
今年ADA年会公布了多项关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相关研究,这也是近年来减重领域的热点。其中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针对GLP-1 RA司美格鲁肽进行了临床效果分析[1]。研究纳入了肥胖(BMI≥30 kg/m2)或超重(BMI 25~29.9 kg/m2且伴有≥1种体重相关合并症)患者,并且已升级并维持每周一次1.7 mg或2.4 mg司美格鲁肽注射治疗。
在179例有体重数据的患者中,2年后体重平均(SD)绝对变化和百分比变化分别为-17.5 kg和-16.2%。2年时体重较基线下降≥5%的患者比例高达90.5%,≥10%的患者比例达69.8%。在369例有BMI数据的患者中,2年后BMI平均(SD)绝对变化为-6.0 kg/m2。这项真实世界研究表明,持续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2年可带来具有临床意义且持续的体重和BMI下降。
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对于符合适应证的肥胖或超重患者,持续使用司美格鲁肽进行减重治疗,能带来具有临床意义的体重和BMI持续下降。尤其当减重达到5%及以上时,患者可获得明确获益;减重10%及以上时,还能实现显著代谢改善。结合SELECT研究结果,使用GLP-1 RA治疗还可能带来心血管方面的获益。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制定长期体重管理方案时,能够精准地预估治疗效果和周期。
《国际糖尿病》
在中国肥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去年批准了司美格鲁肽用于减重治疗。请问该药在我国获批是基于哪些因素?
彭永德教授
近年来,基于我国肥胖现状的严峻性,已陆续批准几款药物用于减重治疗。目前,我国超过一半的成人伴有超重或肥胖,并且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会达到65.3%[2]。
肥胖不仅是形体美观的问题,更重要的会导致多种慢性病,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脂肪肝以及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3]。同时,肥胖人群由于身体负荷过重,多伴有运动系统的损伤,如膝关节损伤、腰椎损伤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另外,肥胖不仅带来沉重的健康负担,同时也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估计,到2030年中国因肥胖的医疗费用将达到4180亿元,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4]。肥胖已经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去年,司美格鲁肽2.4 mg在我国获批用于体重指数≥30 kg/m2肥胖患者,以及BMI≥27 kg/m2至
STEP研究是司美格鲁肽2.4 mg用于肥胖人群的系列研究,基于其显著的减重效果及良好临床安全性,该药在2021年于美国上市。为进一步验证其在我国人群中的临床优效性和安全性,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展开了STEP 7研究。该研究是一项以中国人群为主的注册研究,研究共入组375例受试者,其中中国受试者300例。治疗44周的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2.4 mg组平均体重减轻12.1%,安慰剂组降低3.6%。
此外,司美格鲁肽2.4 mg组显著改善腰围、收缩压、HbA1c、血脂等心脏代谢风险因素。安全性方面,司美格鲁肽2.4 mg组最常见是轻中度、一过性的胃肠道不良事件。
STEP 7研究的结果支持在以中国为主的人群中,司美格鲁肽2.4 mg用于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此结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去年批准该药在我国上市,以期改善我国肥胖带来的沉重负担。
《国际糖尿病》
随着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积累,GLP-1 RA在减重领域的应用打开了肥胖管理的新格局。值此ADA公布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公布之际,请您谈谈司美格鲁肽2.4 mg对中国超重/肥胖管理的意义。
彭永德教授
我们知道,肥胖或超重不仅是健康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要解决肥胖问题需要全生命周期管理。总体上,体重管理策略有三种方式。第一,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包括饮食干预、加强运动以及心理调节等;第二,药物治疗,包括有明确疗效的肠促胰素(如GLP-1),以及其他处于研究阶段的肠道激素(如神经降压素);第三,手术治疗,对一些严重的病理性的肥胖,特别是那些经过正规药物治疗,而没有明显临床效果的肥胖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也是必要的。
从医生角度,我们当然希望患者能依靠生活方式干预达到减重目的,但临床常面临的问题是,生活方式干预难以长期坚持,或者即使减重达到预期效果,但避免反弹又是一大难题。因此,在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时,减重药物有望帮助肥胖人群实现更大的体重降幅并维持体重减轻。长期减重研究STEP 5显示,司美格鲁肽持续用药至104周(两年),仍可维持15.2%的体重降幅[6],突显其在长期体重管理中的显著优势。
临床中,部分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也会出现体重反弹,但此时再次进行减重手术并不现实。若患者符合司美格鲁肽的适应证,便可选择药物治疗以维持减重效果。
结语
本次ADA公布的这项真实世界数据更贴近临床实际诊疗场景,为司美格鲁肽的长期疗效提供了有力补充。其结果不仅印证了该药在持续减重中的稳定表现,更提示长期规范用药可带来代谢改善等多重获益,与SELECT研究显示的潜在心血管保护作用形成呼应。
对于我国而言,在肥胖人群持续扩大、医疗负担日益加重的背景下,这类真实世界证据进一步夯实了司美格鲁肽在体重管理中的价值。它为临床医生制定长期治疗方案提供了更贴合实际的参考,有助于精准评估疗效与周期,助力改善我国肥胖相关公共卫生负担,为超重/肥胖患者的长期管理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ALEKSANDRINA RUSEVA, et al.1733-P: Two-Year Real-World Effectiveness of Semaglutide in Patients with Obesity or Overweight Free. June 20 2025
[2]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2,23(05):321-339.
[3]Chen, K, et al.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real-world study in 15.8 million adults. Diabetes Obes Metab, 2023, 25(11): p. 3390-3399.
[4]《中国肥胖症防治及减重手术白皮书》(2023年版)2.Wang Y,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 Jul;9(7):446-461.
[5]Mu, Y,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nce weekly semaglutide 2.4 mg for weight management in a predominantly east Asian population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STEP 7): a double-blind,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Diabetes??&??Endocrinology. 2024?Feb?5.
[6] Garvey WT, et al. Two-year effects of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the STEP 5 trial. Nat Med. 2022; 28(10): 2083-2091.
来源:国际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