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资源全览!一篇文章看懂山东高校格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9 23:22 1

摘要:我国的教育格局,江南整体上比北方强很多。而这种局面是宋朝开始形成的,在宋朝之前,我国的文教中心是北方,北方的文教重镇是陕西和山东。

山东是我国北方的教育中心之一,高校资源比较丰富。

我国的教育格局,江南整体上比北方强很多。而这种局面是宋朝开始形成的,在宋朝之前,我国的文教中心是北方,北方的文教重镇是陕西和山东

陕西的文教起于西周。作为周朝王畿所在,陕西(镐京)自然也就成了官学所在地,可谓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方。之后秦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然后就是西汉承继秦制,定都长安,陕西依然是官学中心

山东的文教则起于战国时代,是齐国的官学所在地。齐桓公时在淄博建稷下学宫,影响力非常强大。而更早的春秋末年,孔子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更是奠定了我国几千年儒教的根基。

到了汉朝,虽然官学因国都的原因建在长安,但山东的私学依然发达。如潍坊人郑玄,就是山东私学的代表人物,影响力巨大。唐贞观年间,他被列为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

有汉一朝,山东都是私学的最发达的地区。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但山东的私学依然坚强的延续着。如清河崔浩琅琊王肃,都是名列史册的大家。

到了唐朝,国家安定,琅琊王师古、兰陵萧颖士等人,都是一时宗师。等到了宋朝,文教南移,江南首次成为我国教育中心,书院大兴,但山东依然有泰山书院、徂徕书院等闻名全国。

纵观历史,山东可谓文脉不断,教育风气一直浓厚。这一点,是值得山东人骄傲的。

等到了清末,现代大学引入中国,先有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创立。但是这两所学堂,要么是专科性质(单一学科)的学校,要么风云波折、未成气候。直到山东大学堂创办,我高才正式迈入现代大学制度化发展的时代

1901 年,袁世凯奏请清廷,要创办一所 “兼设中西”,涵盖经学、史学、算学、物理、化学、外国语言、法律、医学等现代学科的新式学堂,这是我国第一所 “综合性大学” ,构建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当年,清廷颁布《兴学诏书》,要全国兴学,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看到袁世凯上书后,便让各省督抚按照山东大学堂的模式兴办大学。

1902 年清廷命张百熙制定《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张之洞、张百熙等修订《奏定学堂章程》。这两个章程,都是在借鉴《山东大学堂章程》的基础上完成的。一句话:仿照山东大学堂的模式,兴建全国各地现代化大学

整个民国时期,山东最有名的大学,是山东大学和齐鲁大学。其中齐鲁大学是我国现代化医学的发源地之一,为民国三大医学院校之一。

当然,民国时期,教育最发达的还是江南地区。这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从古至今,影响大学的因素就两个:政策和经济。

宋朝以前,我国的政治和经济重心都在北方,所以北方是毫无疑问的文教中心。但每次北方动乱,北地的精华都会南迁一点,如永嘉之乱后的晋朝、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等到了宋朝,经济重心彻底变成江南,文教重心也随之变成江南。

这个局势延续到了建国后。虽然东北一度是共和国长子、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但是先天的地缘劣势无法避免。等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江南的优势再度爆发,政策自然也就跟着倾向江南,经济中心的地位也就再度拿回。

而山东,既有地处北方的劣势,又有沿海的优势,两相组合之下,也就决定了他的教育资源地位,很难跻身第一梯队,但也可轻松保住第二梯队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当今山东的大学格局:

总览

山东一共有167所大学,其中本科72所,专科95所。

注:以上大学数量,没统计分校。

从数量上来说,高居全国第三。但是从顶尖名校来看,数量并不多,只有2所985,1所211.和第一梯队比,还是有差距。

不过,随着山东大学建立威海分校,哈工大和北京交大建立威海分校。山东的顶尖大学资源,得到大幅提升。

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讲解一下,山东的公办本科大学,有哪些好学校?排名如何?

第一档

第一档有5所高校,分别是山东大学(及威海校区)、哈工大威海校区、中国海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大学:

985大学、211大学、双一流大学。软科排名22、校友会排名16.

8个A类学科,其中数学专业A+,马克思主义和中国语言文学A,药学和控制科学等A-.

山大历史悠久,他的医学院是山东最好的医学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

985大学、211大学、双一流大学。软科排名56、校友会排名47.

最典型的专业是海洋和水产方向。我国大多数以海洋命名的大学,都有水产方向,其中很多甚至早年就叫某某水产大学。

而中国海洋大学则不然,他一开始就是以海洋命名,建校之初,就是涵盖海洋、水产等专业的综合性海洋大学。

它的海洋科学和水产专业,都是A+的评级,是我国最好的海洋大学。

哈工威:

哈工大威海校区始建于1985年。除了共享本部的科研-教育-师资资源外,还针对山东省地方需求,开始了有特色的新学科,这些新学科,实力也很强。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哈工威到底属于黑龙江的还是属于山东的大学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回答一个问题:985和211这样的学校,是属于中央还是地方的?

从法律上来说:学校属于地方,因为作为一个法人,注册地在地方。例如哈工大,注册地就是黑龙江,属于黑龙江的事业单位。

从行政来说:归中央工信部管理,四方共建。工信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四方共建。其中工信部是绝对的最高管理部门。

从学校用地来说:由地方无偿提供。例如哈工大的校址,就是黑龙江无偿提供的。不仅如此,为了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学校周边的用地建设,也要优先考虑给哈工大做配套。另外,名校一般都会搞产业园区,哈工大的这些用地,也是黑龙江支持的。

从学校经费来说:双方共同出资,中央拨付一部分,黑龙江省地方拨付一部分。其中中央拨付是大头。

其它:地方为了支援本地名校发展,还会提供很多其它支持。例如黑龙江为了帮助哈工大发展,会提供对外学术合作的各种政策支持和帮助。

所以,985和211这样的学校,本质上就是省部共建、央地共建。绝非某些人所说的,只是国家的、跟地方没有关系。

我们再说回哈工威。

道理和合工大本部一样,哈工威归本部统一管理,法律关系上属于黑龙江的事业单位。

但是行政上,则是工信部-山东省-威海市,三方共建。

经费上,依然是中央提供大头,山东地方提供小头。另外,一些特殊的科研项目,会有本部专门拨款。

校址上,则主要有威海市提供。当初威海为了争取哈工大到当地建分校,无偿提供了 2000 亩沿海土地(含麻子山地块),并承担征地、道路、水电等 “三通到校” 费用。

2020 年,哈工大与威海市签署协议,威海市预留 300 亩土地用于校区未来扩建,并配套建设人才公寓、产业研究院等设施。

除此之外,从招生人数和就业来说。哈工威也是以山东为主

例如2025年,面向山东招生大概700人,而面向外省招生,人数最多的省份山西,也才250人

就业方面,近五年来,山东籍的毕业生中超过40%留在本省工作,为山东的制造业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所以,我认为把哈工威算进山东的高校资源,一点问题也没有。

这个道理也适用后面的北京交大威海分校,就不展开讲了。

以上就是山东第一档的5所大学。

第二档

第二档有6所,分别是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和济南大学

这6所,都是可以在全国所有双非大学中,排到前100名的学校。而且各有特色。

例如山师大,在师范领域,虽然不是部属师范院校,但也是实力强劲、影响力广泛;再比如青岛大学,非常值得大书特书。

青岛大学:

该校的医学方向非常强,建校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学堂的医学专业,依托胶澳督署医院创办。

一战爆发后,学堂停办,其中的医学院改名青岛病院,继续办学。1943年,青岛病院更名为青岛医学专门学校

而停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在1924年复校,并更名为私立青岛大学。当时青岛还有一个国立青岛大学,这是国立山东大学搬迁到青岛后改名的。不久后,国立收编了私立,校址仍在青岛。再之后,山东大学把青岛医学专门学校也收编了。

1956年,医学院从山东大学独立出来,建立定名为青岛医学院。1958年,山东大学搬到济南。1985年,青岛再建青岛大学。

1993年,青岛大学和青岛医学院,以及另外两所学校合并,组成新的青岛大学,延续至今,有了今天的青岛大学。

如今,青岛大学的医学领域依然很强,特别是眼科,非常有特色,省内闻名。

其它几所大学,山科技工科强大,特别是控制科学与工程,评级为B;山农的园艺和作物学可以评到B+;齐鲁工业的轻工专业厉害;济南大学则以化工专业为长。

以上6所,就是山东第二档的学校,尤其是山师大和青岛大学,非常推荐。

接下来的第三档和第四档,划分的就办法那么清楚了,无论怎么划分都会有争议。如果按照传统的一本和二本来划分的话,那么有些二本学校的特色专业非常好,录取分数线超过一本,可能就不服。

如果按照是否省重点来划分的话,部分非省重点的学校,实力也很强。

所以,我接下来的划分,是一个大概情况,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第三档:

这几所学校各有特色。例如山东财经大学,在财经领域比较知名。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可以拿到B+;

再比如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专业可以拿到B+;而青岛理工的土木,可以拿到B。

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发展速度非常快,当地非常支持。在医学领域的总和实力,可以排到第二、第三的位置。

第四档:

其实把山东中医药大学排在第三档也是可以的。因为他在中医领域,还是比较强的。之所以放在这里,其实是考虑了西医和中医的发展与热度问题

再比如山东建筑大学,在建筑领域那也是根正苗红,历史悠久;再比如青岛农业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7个专业拿到C类评估。

另外山东警察学院,虽然是学院,但是从就业来说,放到第四档甚至第三档,都是可以的。

第五档

第五档的都是学院。而且都是公办本科。

这里面没有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因为这个学校在职高类院校中非常强,所以2025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

对于职业类大学,还是新兴事物,要再看几年,才能知道发展情况,所以暂时没放进来。

山东的教育资源和学习风气,整体上是属于第二梯队的。但是他在历史上,曾经是绝对的第一梯队。

根本原因,就是政策和经济的问题。

这个一点,不止适用于山东,也适用于其它省份。

来源:升学与生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