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医学科技奖是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的最高科技奖项之一,自2001年设立以来,每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在卫生健康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中华医学科技奖是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的最高科技奖项之一,自2001年设立以来,每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在卫生健康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日前,中华医学会组织评审委员对202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进行了初审。9月9日,中华医学会官网公示了134个通过初审的项目,其中医学科学技术奖建议一等奖项目19项(心血管领域占1项),其他初审通过项目115项(心血管领域占10项),共计11项入围。
本文特将相关项目(心血管领域)信息按官网公布顺序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中华医学科技奖
建议一等奖项目
项目名称: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
项目编号:
087
主要完成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博动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亿纳谱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腾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卜军、姜萌、涂圣贤、王利、周冰莹、朱依纯、徐伟、赵怡超、陈一凡、黄定国、万馨泽、张义敏、孙灵跃、施剑峰、张梦吉
评审奖种:
临床内科组
推荐单位/科学家:
上海市医学会
中华医学科技奖
其他初审通过项目
(按照评审奖种专业学组及项目编号进行排序)
项目名称:
老年心血管风险评估及整体化防控关键技术及推广
项目编号:
051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天津工业大学、纳龙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曹丰、尹彤、王慧泉、王亚斌、韩东、王盛书、徐拥军、秦诚、孙婷、范利、陶博、曹瑞华、李苏雷、方岩、沈晓影
评审奖种:
临床内科组
推荐单位/科学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项目名称:
川崎病早期筛查体系研究与临床创新应用
项目编号:
095
主要完成单位:
上海市儿童医院、道之精准医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
黄敏、宋思瑞、陈丽琴、周媛媛、朱丹颖、李光、张泓、王振、丁国徽、谢利剑、肖婷婷
评审奖种:
临床内科组
推荐单位/科学家:
上海市医学会
项目名称:
心力衰竭磁共振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
项目编号:
135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主要完成人:
陆敏杰、李小虎、贺毅、王怡宁、刘敏、崔辰、李静惠、尹刚、何健、戴琳琳、兰天、李爽、庄白燕
评审奖种:
临床内科组
推荐单位/科学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
项目名称:
心脏核医学关键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项目编号:
197
主要完成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张晓丽、于洋、贠明凯、方纬、孟晶晶、杨秀滨、聂彬彬、单保慈、米宏志、鲁瑶、高铭鑫、王彦琳
评审奖种:
临床内科组
推荐单位/科学家:
首都医科大学
项目名称:
心脏骤停高效复苏救治技术创新与应用
项目编号:
069
主要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尚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晟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
张茂、徐杰丰、徐善祥、章军辉、周光居、钟会明、丁衍、李华、李强、钱安瑜
评审奖种:
临床外科组
推荐单位/科学家:
浙江大学
项目名称:
心血管疾病防诊治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项目编号:
146
主要完成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
主要完成人:
李庆国、徐进、耿直、刘倩、袁振茂、邵峻、管翔、汪露、金经、姚昊、张洵、孙晓艳
评审奖种:
临床外科组
推荐单位/科学家:
南京医科大学
项目名称: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临床诊疗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
项目编号:
298
主要完成单位:
吉林大学
主要完成人:
柳克祥、王维铁、朱翠琳、黄茂勋、张艺馨、朴虎林、王勇、王天策、朱志成、李丹、续晋宇、董宁、郑晓梅、张旭、杜宇
评审奖种:
临床外科组
推荐单位/科学家:
吉林大学
项目名称:
基于交叉学科手段主动脉疾病精准诊疗模式和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推广
项目编号:
112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
罗明尧、周洲、陈敬洲、舒畅、张雪岚、杨航、方坤、韩辉
评审奖种:
青年奖组
推荐单位/科学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
项目名称:
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项目编号:
276
主要完成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李飞、董念国、黄焕雷、朱达、乔韡华、胡行健、尚小珂、陈国明
评审奖种:
青年奖组
推荐单位/科学家:
华中科技大学
项目名称:
心源性猝死的脑心神经免疫代谢机制及其诊疗策略研究与应用
项目编号:
主要完成单位:
武汉大学
主要完成人:
余锂镭、江洪、周晓亚、袁荃、杨雁冰、国世上、周丽平、王悦怡
评审奖种:
青年奖组
推荐单位/科学家:
武汉大学
全面工作
传播矩阵
FOLLOW US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邮箱:info@ccahouse.org
网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36号姑苏会平江馆心脏之家
来源:心血管健康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