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及其现任校领导基本情况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8 20:53 1

摘要:一条校史串出整个中国海运近代史: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第一批学生毕业,直接开撸航海、轮机、造船三大方向,这仨专业到今天还是海事大学的最硬核招牌。1959年交通部把它单拉出来成立上海海运学院的那一刻,等于给新中国航运事业按下了专业按钮。

想进上海航运圈,却总被HR一句“不是海事出身”怼回来?

别杠了,上海这所学校才是真正的通关密码。

它不是清北复交那种自带光环的顶流,却是中国航运系统里的隐藏王者——上海海事大学。

一条校史串出整个中国海运近代史: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第一批学生毕业,直接开撸航海、轮机、造船三大方向,这仨专业到今天还是海事大学的最硬核招牌。1959年交通部把它单拉出来成立上海海运学院的那一刻,等于给新中国航运事业按下了专业按钮。

往后六十年,从万吨远洋轮到集装箱码头,再到今天临港新城拔地而起的无人驾驶港口,背后都有它家的校友。

名字里带“海”的大学不少,真正“会开船”的不多。4.8万吨级的“育明”散货实习船全国独一份,大四直接出海跑远洋航线:甲板、轮机、电子电气轮岗轮,一圈下来,证书、航线履历、公司 Offer 一次性打包带走。

学生毕业前能把航海日志写满本,还能在海上拍日出打卡,朋友圈定位直接写“太平洋某经纬”,这经历放在任何985简历里都算降维打击。

临港主校区更夸张——出门十分钟就是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学校里就能看到桥吊像机器人一样搬运箱子。

很多课程干脆设成“码头现场教学”,老师指着一台AGV说“你们明天就要改它的调度算法”,学生当晚就冲实验室调程序。

港航物流专业全球排名一直顶在最前面,不是靠排名机构偏心,是真被企业用钱投票:MSC、马士基、中远海运的校园招聘第一站常常不是上海交大,而是海事大学小礼堂。

别以为只会开船修发动机,这学校把“学科交叉”四个字玩成了日常。

材料学院带着航运背景去搞极地船舶抗冰涂层,计算机学院给无人集装箱码头写调度算法,环境学院研究的是低硫燃油排放路径,五个学科冲进ESI全球前1%,全是贴着行业痛点长出来的。

最近新开的“航运大数据”微专业,听说大二就被猎头盯上,实习月薪就敢喊到一万五,理由是“会写代码还会懂船期的人太稀缺”。

更爽的是,文凭能当船票用。

海事大学跟境外100多所院校互换学分,美国加州海事学院、韩国木浦海洋大学、波兰格丁尼亚海事大学,一条航线串个遍。

国际班里经常有金发碧眼的老外跟中国学生一起学《航海英语》,考试周一起在通宵教室啃IMO避碰规则。

最有排面的合作项目在非洲: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的“物流管理”本科直接发上海海事的学位证,第一批毕业的加纳小哥去年已经回阿克拉港当上主管,开口闭口就是上海话“阿拉班里最卷”。

每年毕业季,上海北外滩的港航企业集体来“抢人”:19万校友织成一张巨型内推网,只要简历上出现“SMU”,HR眼神瞬间亮一下。

港务局、船级社、海事法院、船代公司……岗位多到能组一个行业群。

最夸张的是,有本科生直接拿到某国际邮轮公司管培生,航线是“上海—地中海—迈阿密”,签合同那天他把学院发的制服肩章别在西装上,说“这玩意儿比985title好使”。

有人吐槽学校名字听上去“像技校”,可圈子里认这个牌子。

船王把母校放心写进自传,女船长穿着制服回校做讲座,连B站最红的“轮机老鬼”UP主也是这里毕业。

一句话:如果你打算把职业半径锚定在海上丝绸之路,这张学位证就是最硬的一枚船票。

来源:清新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