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真想了解上官婉儿这个人,不妨先丢掉书卷里那些人物简介。谁又能想到,堂堂才女、权臣,最后却落得个墓地狼藉的结局?有些人活着真热闹,死了却冷清得让人发怵。她的一生,哪怕被厚厚的墓门盖住,也藏不住那些故事。说起来,2013年那次考古队发现她的墓,多少人还搁那儿
如果你真想了解上官婉儿这个人,不妨先丢掉书卷里那些人物简介。谁又能想到,堂堂才女、权臣,最后却落得个墓地狼藉的结局?有些人活着真热闹,死了却冷清得让人发怵。她的一生,哪怕被厚厚的墓门盖住,也藏不住那些故事。说起来,2013年那次考古队发现她的墓,多少人还搁那儿琢磨了一阵,她到底一辈子和多少男人纠缠不清?可这些八卦背后,其实藏着更多命运里的折腾。
上官婉儿的出身听着挺唬人,什么祖父宰相、名门闺秀,但在唐朝那时候,家族后面绊一下,立马就从云端跌进泥巴堆。和她差不多的,想想杜甫那一大家子,国难时也被抄得七零八落。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本是唐高宗李治的左膀右臂,可说翻脸就翻脸,武则天上台时,上官家族成了眼中钉。这种一夜之间从高门变仇家的事儿,那会儿宫里见怪不怪。上官婉儿和她妈郑氏本来凶多吉少,但人嘛,只要有那么一个亲戚够机灵还能帮得上忙——郑氏兄弟郑敬忠不光会说话,还会服侍武则天,一顿求情才让母女俩捡回一条命。
不过,这命捡回来也就意味着身份坍塌。人家名门闺秀一夜变成内廷的“官婢”。你说换了谁心里能平衡?但郑氏还硬撑着,每天教女儿认字写诗,哪怕是在那种环境,依旧跟婉儿嘱咐:“以后说不定你有机会出头,可不能让文化断了。”多亏了妈妈的坚持才让上官婉儿没有彻底沉下去。其实,不少后来有出息的女人,小时候背后都有这股拼劲和念想,像萧太后也是一样,小时候家里被拖累,母亲不管怎么低微都逼她读书写作,身世苦但骨头硬。
等婉儿十四岁那年,她的才华终于被武则天瞄上。也巧,那段时间武则天几乎把所有官员的文书工作都抓自己手里,宫里一帮人做文章谁都不顶用,婉儿写的诗词却不落俗套,武则天一听就喜欢。她把婉儿叫进宫,对外是一名官婢,对内却成了私人小助理。其实,不是没多少人怀疑,上官婉儿被抬举,是不是有啥暗箱操作?但是在那个权力场里,凡是能被武则天看中的女人,多半是真有两把刷子。
话说回来,武则天对婉儿虽然赏识,但也是把她用得笔笔到肉。有次张易之给皇后写歌赋,写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结果婉儿一出手,三两下就把文案写得珠圆玉润。别说武则天,再厉害的官员都得服气。有趣的是,这二人在宫里像师生,也像主仆,可有时候,婉儿看的武则天,不仅是“老板”,更像那种自己年少时的理想母亲。她真心喜欢武则天的果断和聪明,宫里只要武则天有烦心事,婉儿都是第一个听众。要论亲密度,唐初的徐慧也差不多这样,年纪小却能写诗解皇上的闷,干的事和婉儿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拿才情在宫廷里站稳脚跟。
当然,有亲近也就有忌惮。婉儿身在后宫,和武则天和谐了一阵,可宫里阴郁的气氛哪里能清净太久?她后来和侍客沈佺期一起做诗,有次在宴会上侃侃而谈,被士大夫圈子看作异类,有人私下嘀咕:她再有才,终究只是个“女仆”。其实八卦也好、质疑也罢,在权力层级跌宕起伏的唐朝,女人要想出头,哪怕文采再出众,也得顶着残酷的偏见。
讲到感情,她的“纠缠”可比史书写的要扑朔迷离。原文讲她与张昌宗“眉来眼去”,其实宫里风气本不单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她与宋之问的交情。宋之问,那个善写宫廷诗的男人,曾给婉儿献诗助兴,两人一度互为文章知己。有传言说,婉儿写诗宋之问常帮她批改,俨然是师友关系,暗地里也传过几句暧昧之言。虽无确凿证据,但宫里的文人圈子本来就暧昧,算不上轰轰烈烈,却是宫廷女人晚饭时的茶余趣闻。
而在权谋之外,婉儿也深深卷入了朝中复杂的关系网。唐中宗时期,她与宦官王景仁一度联手,暗地里为自己铺路。王景仁善于揣测人心,婉儿则靠才情和笼络,二人一唱一和,在朝野之间互通声息,推动着那些权变的风向。这种互惠模式,与武则天朝的旧日关系完全不一样——权力不再是个人独斗,而是缠绕着无数人的诉求和利益。婉儿再聪明,也只能借势而行。
然后,该来的终究要来。唐隆之变发作时,权力大厦轰然崩塌,有点像是洛阳城里的一阵疾风,把所有旧人都席卷干净。婉儿和太平公主密谋想让李重茂当太子,谁知李隆基看穿其中蹊跷,直接大刀阔斧地清算旧党。婉儿本想带着侍女投靠,根本来不及转身。李隆基一点余地都没留,说杀就杀,宫人都吓破了胆,连婉儿的亲笔遗言都无人敢读。人最怕的,就是那些老朋友,翻脸时一点旧情也不讲。
结局更让人心酸。她被厚葬没错,但墓穴遭到毁坏,尸骨给人糟蹋得不成样子。类似的故事其实发生过不少,像是王昭君当年死后,坟前杂草蔓延,后人谁还记得她的风华?这些女人活着时风光无限,可到了死后,就是一滩风里的尘土。说起来,世人对婉儿的毁坟,也许不仅仅是恨她,更是怕她,怕她那种“活得太明白”的女人带来的不安。
所以,回头看上官婉儿这一生,什么文采、权力、爱情,其实都像潮水,一波一波冲垮旧的故事。她曾经是唐宫里最长情的才女,也是朝野里最难以琢磨的权臣。她总是游走在风口浪尖,既有春风得意,也有身败名裂。我们说命运常常喜欢捉弄胆大的人,可这种捉弄,有时是她自己选的。你觉得她到底快乐过吗?她最后会不会还想着,宫里的那些诗句,比美人比权力,都更值得长久留念?也许她活得很辛苦,但有一首她远远写下的诗,会在北风里飘很久——比谁都孤独,比谁都自由。
来源:开封王唠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