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韩园”成色十足!省内第一个高校黄旭华功勋馆在韩师正式开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15:36 1

摘要:9月9日,广东省内第一个高校黄旭华功勋馆在韩山师范学院正式开馆。开馆仪式上同步举办了《丁寿康家书集》赠书仪式及《红色韩师》首发式。韩山师范学院通过一系列举措,以实际行动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筑牢学校红色底蕴。

9月9日,广东省内第一个高校黄旭华功勋馆在韩山师范学院正式开馆。开馆仪式上同步举办了《丁寿康家书集》赠书仪式及《红色韩师》首发式。韩山师范学院通过一系列举措,以实际行动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筑牢学校红色底蕴。

仪式现场

“自1903年建校以来,韩师培养了大批投身教育、文化、军事等领域的优秀人才,黄旭华院士、丁寿康烈士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成长经历与英雄事迹,体现了韩师学子深厚的家国情怀。”仪式上,韩山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海春深情地表示。

功勋纪念馆凝聚精神力量

黄旭华院士是中国核潜艇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韩师的杰出校友。1939年下半年,黄旭华借读于因抗战搬迁到揭阳古沟办学的韩师初中部,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成为韩师的特殊校友。这段求学经历让他终生难忘。黄老曾多次深情地说“在我没书读的时候是韩师给我书读”。2023年韩师120周年校庆,黄老还发来了诚挚热忱的贺信。

今年2月6日,巨星陨落。该校决定建设黄旭华功勋馆,揭阳校友会为功勋馆捐造黄旭华院士塑像,并于9月9日正式开馆。韩山师范学院领导代表与韩师揭阳校友会代表、黄旭华院士亲属代表共同为该馆举行揭幕仪式。

功勋馆揭幕仪式

功勋馆内以“山茶花开、韩师情缘、深海铸剑、潜行无声、赤子归海、追忆英雄”六个篇章,讲述黄旭华院士壮阔的奋斗人生、深沉的家国情怀,同时也介绍了特定历史时期黄旭华院士在韩师的求学经历、与韩师结下的深切情缘。展示黄旭华院士的生平事迹和伟大成就,激发师生学习、弘扬和践行黄旭华院士精神,深刻体悟黄旭华院士精神的力量,励志做黄旭华式的民族脊梁。

黄旭华功勋馆内部

家书集记录爱国历程

当天的仪式上还举行了《丁寿康家书集》赠书仪式及《红色韩师》首发仪式。韩山师范学院代表向抗战烈士、韩师校友丁寿康家属代表赠送《丁寿康家书集》。

赠书仪式

记者了解到,丁寿康是韩师校史上唯一的抗战空军烈士。1927年,丁寿康考入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即今韩山师范学院),在学期间深受爱国思想的熏陶,193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38年加入中国空军第四大队,任第二十一中队少尉飞行员,投身抗战。1940年7月16日,他在重庆白市驿机场给叔父写信时,突遇日寇敌机来袭,未及封缄便驾机迎敌,英勇奋战,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5岁。

“笔墨未干,即上战场”,成为烈士生命的最后写照和见证。今年,韩山师范学院将丁寿康烈士63封家书结集编印成册。这些家书是研究中国抗战史、空军史的第一手资料和珍贵历史文献,也是一位中国青年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从求学、从军到为国捐躯心路历程的忠实记录。

《丁寿康家书集》

丁寿康家属代表丁协盛说道:“三年前,我们亲属向韩师捐赠了丁寿康伯父的部分家书原件。今年,烈士的故事登上了央视新闻等国家级媒体。今天,韩山师范学院回赠我们《丁寿康家书集》,这是对我们亲属的尊重,更是对众多为国家为民族而献身的抗战英雄的敬重和缅怀。”

《红色韩师》镌刻红色印记

韩师自立校之日起,便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频共振,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回眸韩师122年办学历程,红色基因是其最鲜明的底色。

由该校宣传部牵头,依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文菊“行走的红色文学课堂”组建的“红色韩师研学团队”,历时四年多,以校史馆、档案馆、古沟抗战校区等为研学实践基地,通过挖掘和整理文字图片、老照片、老档案、调查报告、口述访谈等素材,整理形成了《红色韩师》一书,在今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红色韩师》首发式

该书包括韩师革命故事、革命英烈、红色人物三部分内容。翻开《红色韩师》,心系民族存亡、家国兴衰的红色韩师人历历在目:有韩师师生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参加“潮汕七日红”、绝食三日将节约的伙食费支援抗日等革命事件;有许日佩、陈府洲、吴显模、丁寿康等弃笔从戎、保家卫国、献出生命的革命英烈;有李芳柏、李育藩、陈唯实、黄旭华等投身新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红色人物。这些饱含着热血与信仰、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先驱者就是民族的英雄和国家的先锋,也是韩师人“爱国爱乡爱校”精神特质的生动注解和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红色韩师》

本次韩师以多样化形式筑牢红色血脉,不仅是为了铭记先辈,更是为了激励学校全体师生。刘海春表示:“全体师生要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用好校本红色资源,教育新时代韩师人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着力培养一批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青春篇章的有为青年。”

文、图 | 记者 曾柯权 通讯员 卢裕钊 蔡焕杰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