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地缘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国家间关系的动态平衡始终围绕利益交汇点展开,而面对着美国多次的关税威胁,印度似乎开始了转而“向东看”的政治策略,并呈现出了一副“龙象共舞”的新图景。
在全球地缘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国家间关系的动态平衡始终围绕利益交汇点展开,而面对着美国多次的关税威胁,印度似乎开始了转而“向东看”的政治策略,并呈现出了一副“龙象共舞”的新图景。
但就在人们都以为,中印此后将会携手共进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句“无需担忧美印关系”,以及印度总理莫迪的回应,印度与美国的关系仍“非常积极”,都表现出了其仍对美国抱有信任与幻想。
最近国际舞台上的风向变得真快,尤其是印度总理莫迪的一系列操作,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前脚还在上合组织峰会上姿态放得极低,主动向中方示好,强调中印是“伙伴而非竞争对手”,声称两国紧密合作对亚洲乃至全球的繁荣都有积极影响。
这番话在当下的节骨眼上,意义非同寻常,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印度都习惯性地将中国视为“地缘挑战者”,双方关系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更是跌入了数十年来的冰点。
但话音刚落,后脚印度国防部就宣布,要派出一支400人的部队,远赴美国的阿拉斯加,参加从9月1日持续到14日的美印“备战行动-2025”联合军事演习。
这种一边说着亲近话,一边又和别家搞军事联动的行为,把“战略自主”玩得炉火纯青,也让外界看得一头雾水,而莫迪之所以突然摆出这副姿态,那就得看美国人做了什么。
就在不久前,特朗普政府正式通知印度,要对其出口商品征收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并且这项措施从8月27日起就要生效,连原定好的贸易谈判,美方也说取消就取消了。
这一下可打在了印度的七寸上,美国是印度最大的海外市场,每年对美出口额超过800亿美元。有分析师估算,这轮关税下来,可能会直接把印度的GDP增速拉低将近一个百分点。
对于一个把经济增长视为国家生命线的国家来说,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因此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精准地击中了印度最脆弱的地方,莫迪的紧迫感肉眼可见。
经济上火烧眉毛,莫迪必须稳住一个方向,为自己争取喘息的时间和空间,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东方。
在上合峰会上,他不仅主动放低身段,还特意强调,中印作为全球第二和第五大经济体,加强合作至关重要,而中方回应称,两国是合作伙伴,互为发展机遇,这既是安抚,也是一种战略定调。
可印度也是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其对华示好只是其应对策略的一部分,而在另一边,它与美国的博弈也从未停止,甚至更加复杂。
而美国对印度的关税制裁,表面是针对俄油进口,实则是对印度战略自主性的压制,特朗普政府将“个人友谊”与“国家利益”切割,暴露了美国对印政策的底层逻辑,印度是印太战略中制衡中国的“关键棋子”,而非平等伙伴。
美国既需要印度在南海、台海等议题上配合施压,又担忧印俄军事技术合作(俄制武器占印度国防库存60%)形成“非西方军事联盟”,这种“既要利用又要控制”的矛盾心态,导致其政策始终摇摆于拉拢与打压之间。
印度的回应则展现了“不结盟基因”的当代演绎,莫迪政府一方面暂停36亿美元对美军购、公开驳斥西方“双标”,以主权自主反击制裁;另一方面又强调“美印全面全球战略伙伴关系”,避免与美国彻底决裂。
这种“硬抗议+软安抚”的策略,本质是在大国夹缝中守护核心利益,俄油占印度进口量20%以上,短期内难以替代,而美国在半导体、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技术上的限制,更迫使印度维持俄印军事合作。
印度的“不配合”,不是对美国的“背叛”,而是对“工具化”定位的本能抗拒,它要的是“棋手”地位,而非任人摆布的“棋子”。
墙头草的宿命莫迪计划访华的时机选择,常被解读为“联中抗美”的信号,但剥开表象可见,这仍是印度“利益置换”的战术操作。
当前美印贸易谈判陷入停滞,美国对印度数字税、农产品市场准入的不满持续发酵,印度急需通过对华合作增加谈判筹码,其既要向华盛顿传递“你若施压,我有其他选项”的威慑,也要从中国获取实际利益。
中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其电子产品、新能源基建投资正是印度经济转型的刚需,然而这种“对华示好”并非战略转向。
莫迪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印度的“战略自主”和“独立外交”,声称不受任何第三方影响,这话表面上是说给中国听的,实际上更是说给美国的决策者听的。
印度在四方安全对话(QUAD)中的参与度持续深化,与美日澳的军事演习频率创下新高,其在中印边境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也未松动,近期甚至加速在藏南地区部署先进雷达系统。
因此所谓的“联中”,不过是印度在“抗美”时举起的一块盾牌,一旦美国放松制裁、恢复技术转让,这块盾牌随时可能被搁置。
印度的外交字典里,从来没有“永久盟友”,只有“永久利益”,它既不会加入美国的“反华阵营”,也不会成为中俄的“反美伙伴”,而是在各大力量之间寻找“利益最大化的支点”。
这次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打中了这个软肋,人们有理由相信,一旦下一届美国政府调整策略,再次向印度抛出橄榄枝,而莫迪的态度很可能再次发生摇摆,这种可能性,几乎是肯定的。
结语近期中印关系的这次缓和,更像是一场应急反应,虽然它确实为冰封已久的两国关系撕开了一道口子,但口子下面,依旧是深不见底的结构性矛盾和战略不信任。
只要美国这个最大的外部变量还在,印度的外交钟摆随时都可能再次摆向另一边,毕竟在国际政治的丛林里,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而印度今天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这一古老法则的又一次生动演绎罢了。
而当特朗普曾公开表示,印度已经提出要取消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之际,这番话或许也是早已看透了这场游戏的本质。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特朗普批完印度又马上拉拢,莫迪回应》——观察者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2567882534401090&wfr=spider&for=pc
来源:铃木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