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星纪魅族市场部将全员搬到深圳,苏静能带领魅族走出泥潭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1 12:18 1

摘要:文档内容透露,星纪魅族集团的CEO苏静、CO0廖清红已开始着手安排这件搬家事情,并且廖清红还提到::珠海跟不上大环境,要找个新的根据地开启新起点,并且还要对标大疆、华为这种伟大的企业。

虽然魅族手机销量已经大不如前,但是品牌价值依旧很高,这也是为何吉利会收购其的重要原因。

近日一份文档在网上传播,内容显示星纪魅族要求珠海魅族营销服务中心相关员工,搬到深圳办公。

据悉珠海魅族营销服务中心,包括市场部和销售部,同时上海营销服务中心员工也需要搬迁。

文档内容透露,星纪魅族集团的CEO苏静、CO0廖清红已开始着手安排这件搬家事情,并且廖清红还提到::珠海跟不上大环境,要找个新的根据地开启新起点,并且还要对标大疆、华为这种伟大的企业。

同时为了让员工适应搬迁,新魅族还将采取补贴。

具体的政策是4月和5月,公司试点提供早晚深圳-珠海往返大巴班车,5月之后就没有班车往返,6-8月货币化补贴2000元*3个月,9月份以后进入常态或者社会化运营。

针对上述传闻,截止到发稿前,魅族并未做出回应。

如今的魅族早已不是黄章时代的魅族,在2022年吉利汽车旗下公司星纪时代,完成对魅族科技79.09%股权的收购,取得对后者的单独控制。

对于魅族,吉利还是格外看重的,可以看到在签约仪式上,李书福亲自出席,同时还委派沈子喻出任魅族科技董事长。

对于吉利为何收购魅族,李书福表示,未来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两个行业的赛道不再单调,两者不再各行其道,而是面向共同用户的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的一体融合关系。通过布局手机业务,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可以实现超级协同。

与汽车市场相比,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已经进入了巨头垄断时代,虽然有了吉利的资金支持,但是想要再次崛起,难度远超过了当年。

在执掌新魅族的两年时间内,虽然魅族手机等产品持续更新,但是销量并没有多大起色,沈子喻并没有带领新魅族创造出奇迹。

在2024年5月份,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悄然换帅,原CEO沈子瑜卸任,由苏静接棒,同时湖北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也由沈子瑜变更为苏静。

在随后一年时间内,魅族全面拥抱AI,并且发布了多款AI产品,包括魅族 Lucky 08 AI 手机、AR 智能眼镜 StarV View、StarV Air2、智能指环 StarV Ring2等。

与沈子喻时代的魅族相比,苏静时代的魅族更加注重与大众沟通,可以看到星纪魅族副总裁、公共传播中心负责人曾洋已经开设了微博,开始亲自与大众沟通。

同时苏静和廖清红也开始陆续与媒体沟通,对外传他们对魅族的规划。

苏静曾表示,星纪魅族接下来有三个重点工作:第一战略,第二人才,第三产品。

廖清红则表示,星纪魅族现阶段的目标并不是追求广泛的群体满足,而是聚焦于精准服务。如果每年有几十万用户喜欢、购买,也是星纪魅族在这个目标上的阶段性胜利。

众所周知,对于大多数产品来说,规模极其重要,不仅能够降低开发成本,同时还能增强品牌影响力。

但是通过廖清红的表述来看,目前的魅族并不追求规模,这其实并不见的是个好的战略,反而还有可能降低品牌的影响力。

可以看到这两年魅族手机更新的周期已经变慢,尤其与小米华为等品牌的新品节奏相比,已经出现了脱节。

目前魅族的旗舰手机或者入门机,无论是性价比还是拍照等性能,已经大不如前。

这两年随着大电池、拍照、三防等技术的迭代,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更换周期,可以看到各大手机品牌均开启了新一轮抢夺用户潮。

可以看到今年无论是小米还是OPPO、vivo,均发布了耐用大电池的千元机。

譬如OPPO刚刚发布的A5手机,不仅拥有6500mAh的大电池,而且还支持了IP69级防水,价格只需要1000多元。

这对于魅族手机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其巅峰时期积攒的魅蓝群体,很多可能会被OV小米等品牌抢走,毕竟魅族手机的发布周期已经出现了问题。

拿2025年的旗舰手机来说,小米、荣耀、OPPO、vivo都已经发布了相关机型,但是魅族并没有新品。

产品更新节奏变慢、产品机型变少、存量用户变少...这些都是连锁反应,早年魅族积攒的人气正在不断的变弱,留给魅族手机调整的时间其实不多了,2025年对于苏静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此外魅族一直引以为傲的Flyme系统,这两年也在逐渐的被友商赶超,尤其是影像能力表现上,小米、OPPO、华为等已经研发了自主的影像系统,魅族则还依赖于红软等第三方调教。

至于创新业务,可以看到魅族这两年重点在AR智能眼镜上发力,李书福也曾公开演示过Star V Air2。

与手机业务相比,AR眼镜行业目前的入局者并不多,这对于魅族来说也许是好事,但是这个市场规模目前并不大,尤其和平板、手表等上千万销量的市场相比,目前2024年中国AR眼镜市场全年销量不足30万。

虽然魅族AR眼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随着产业链技术的发展及成本的下降,如果该市场爆发,如何抵挡住小米、华为等巨头的大规模入场,也非常考验苏静的应对能力。

被吉利收购后,星纪魅族就将上市提上了日程,早在2023年就曾传出消息,星纪魅族集团频繁接触香港的投行,拟计划最快于2024年第二季度赴港交表上市。

但是如今已经来到了2025年,魅族已经来到了苏静时代。

与前两年相比,魅族手机的销量并没有多大起色,同时也未做出爆款类产品,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星纪魅族的估值。

2025年第一季度已经过去了,魅族在这期间并没有任何新品发布,这个节奏真的需要做出改变,苏静能否快速完成团队的搭建及产品规划,值接Talk也将持续关注。

来源:值接Talk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