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西南石漠化山区,岩石裸露、土壤稀薄,生态修复与民生改善曾是双重难题。连翘凭借耐旱、耐贫瘠且根系发达的特性,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理想选择,在治理石漠化的同时为农户开辟稳定增收渠道。
在我国西南石漠化山区,岩石裸露、土壤稀薄,生态修复与民生改善曾是双重难题。连翘凭借耐旱、耐贫瘠且根系发达的特性,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理想选择,在治理石漠化的同时为农户开辟稳定增收渠道。
连翘的根系能在岩石缝隙中顽强扎根,主根可深入地下 1.8 米,侧根横向扩展形成密集网络,像一张生物网牢牢固定住零散土壤。贵州安顺的石漠化山坡种植连翘后,经过五年修复,岩石裸露率从 75% 降至 45%,土壤厚度增加 6-8 厘米,雨季时的泥沙流失量减少 65% 以上。当地农户创造的 “石缝点播法”,无需开挖大面积土地,只需在岩石间隙的微薄土壤中播种,成活率可达 80%,比传统种植方式节约成本 60%。
连翘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显著。每年秋冬季节,其落叶自然腐烂,向土壤补充大量有机质,连续种植五年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从 0.8% 提升至 1.5%,微生物活性提高 35%。云南曲靖的监测显示,连翘种植区自然生长的草本植物种类比纯荒坡多 20 种,形成了以连翘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
对石漠化地区的农户而言,连翘种植让 “石头山” 产生了持久价值。盛产期每亩可产鲜果 800 公斤,加工成干货后市场收购价稳定在每公斤 40-50 元,每亩年收入可达 3.2 万 - 4 万元,是种植玉米的 8-10 倍。更重要的是,连翘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 20 年以上,后期仅需简单修剪,特别适合劳动力不足的家庭。“以前石头山种啥都不成,现在种上连翘,守着荒山也能致富。” 这是当地农户最真切的感受。
来源:科农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