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与此同时,即时零售却高歌猛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7800亿元,同比增速20%,远超所有零售业态。2025年,麦肯锡报告预测市场规模将超1万亿元,2030年,商务部预计会突破2万亿元。
这次外卖大战,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呢?
我的观点是:即时零售前两名,板上钉钉属于阿里和美团,不过谁是老大,却存在很大的变数。而京东,前景扑朔迷离,甚至有可能就此江湖日下。
这次商战,平台在“外卖”上的竞争只是表象,真正争夺的,是背后更大的即时零售市场。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直播带货的热度开始逐渐消散,不但明星带货的销售数据惨淡,头部主播的流量也开始冷场。
而与此同时,即时零售却高歌猛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7800亿元,同比增速20%,远超所有零售业态。2025年,麦肯锡报告预测市场规模将超1万亿元,2030年,商务部预计会突破2万亿元。
从消费者视角看,即时零售的优势在于“快”,“30分钟到家”,切中了消费者“即买即得”的需求。埃森哲的最新报告指出,超过50%的中国消费者,希望在购物当天即可收到商品,并且愿意为更快的配送服务支付一定溢价。
一句话,“速度”已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于是乎,即时零售再次回到聚光灯下,平台和资本,都在磨刀霍霍的准备大干一场。
毫无疑问,第一阶段的厮杀,淘宝闪购成了最大的赢家。
在阿里业绩电话会议上,蒋凡表示,淘宝闪购8月带动淘宝大盘日活用户增长了25%,并直接带动广告收入大幅提升,同时在拉新留存、召回流失用户上,也给淘宝带来了明显的正向电商收益。
翻译过来就是,阿里把淘宝闪购作为引流工具,通过外卖补贴,不但提高了淘宝的用户活跃度,还撬来了一大波新用户,并把拼多多抢走的用户也召了回来,而且,这些用户在点外卖的同时,还交叉购买其他东西,与此同时,商家也开始积极在淘宝上投放广告。
但这个战果,来得比较仓促,根基并不牢固,因为即时零售大洗牌,才刚刚拉开序幕,更惨烈的竞争还在后面。
高盛预计,到明年6月份,在外卖业务上,阿里会烧掉410亿、京东会亏损260亿、美团会耗损250亿。
美团,虽然短期的利润被耗光,但由于在即时零售赛道,美团布局最久、心智最强、运营效率最高,并且在仓储网点、商家和骑手数量也最多,未来反攻胜出的机会非常大,美团缺的,就是资金和时间。
资金方面,美团一定会向金主爸爸腾讯寻求支持,作为美团的第一大股东,腾讯大概率会出手相助,不但给钱,还会灌流量。
因为这些年来,腾讯虽然在货架电商和直播带货上没搞出名堂,但腾讯从未放弃对电商的念想,去年底微信小店的推出就是佐证,面对即时零售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拿到美团这一手好牌的腾讯,怎么会错过呢?
时间方面,美团最急迫的,就是如何尽快扭转“扣吃三家”的负面影响,美团有难、八方点赞,目前网络舆情对美团非常不利,一旦腾讯的资金和流量浇灌过来,这个问题的解决,估计会明显提速。
三方博弈中,未来最难受的,其实是京东。
由于远场零售与近场闪购,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仓配体系,京东现有的物流配送体系虽然很强大,但在外卖闪购上,却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最近京东外卖员的频繁吐槽、离职走人和京东突然搞起了“七鲜小厨”的自营外卖,就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并且,随着这次外卖大战的破圈,即时零售对现有电商交易体系的颠覆,时间进度会再次加速,“30分钟送万物”,预计会很快到来,而这个局面,对京东的打击是致命的,如同当年,京东干掉国美、苏宁的物流体系一样。
至于还没入场的抖音和拼多多,其实面临跟京东一样的问题,缺失配套的仓配体系,无论是仓储布局、商家规模、骑手数量,还是库存管理、配送调度、运营效率,都明显落后于美团和淘宝闪购。
即时零售的仓配体系和技术管理,并不是短期内靠砸钱和挖人就能解决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但与此同时,淘宝闪购与美团的巅峰对决,又在加速即时零售的时间窗口期在快速关闭。
所以,预计未来一年时间里,京东、抖音,拼多多,极有可能会通过收购叮咚、朴朴等前置仓品牌,加入到即时零售大战中来。
总结下来,谁是未来即时零售赛道的老大,将围绕淘宝和美团进行,蒋凡和王兴,这两个聪明人的较量,将会很精彩。而第三名究竟花落谁家,目前扑朔迷离、没有答案。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外卖大战不停歇,平台们多补贴一天,我们就能爽吃一天。
不过,我们最好要雨露均沾,因为一旦某个平台垄断了行业,到时,他就会唱到: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欠了我的给我补回来!
来源:雷霆战神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