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江西一高校有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鼠头”的异物。后经官方调查,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但此前,时任江西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局长江某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异物是鸭脖,被舆论指其“指鼠为鸭”。近日,有网民称,江某某已调任上级部门工作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2023年,江西一高校有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鼠头”的异物。后经官方调查,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但此前,时任江西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局长江某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异物是鸭脖,被舆论指其“指鼠为鸭”。近日,有网民称,江某某已调任上级部门工作,疑似升职,引发舆论关注。
3月31日,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江某某仍是该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没有升职,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但已经不在昌东分局工作。对于江某某是否曾受到降级的处分,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据3月31日大皖新闻)
“鼠头鸭脖”事件曾在舆论场掀起了惊涛骇浪,学校食堂饭菜中状似“鼠头”的异物,已经让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忧虑不已,而学校及所在区市监部门处理此事时敷衍塞责的态度,更是引发了强烈的社会质疑。其中,江某某面对媒体镜头公然笃定地“指鼠为鸭”的情景,让无数网友印象极其深刻,也成为引爆公众情绪的导火索。在公众眼中,这无疑是监管部门文过饰非,罔顾事实,为学校食堂“站台”,没有尽职尽责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铁证。
最终,经过联合调查组的深入调查,确认了异物实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这无疑是对此前错误结论的有力反驳,也再次证明了南昌高新区市监局在处理这一事件中的失察失职,官方通报也明确,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作为此前调查的主要负责人,直接在镜头前“指鼠为鸭”的江某某,当然难辞其咎。
因此,当有传言称江某某在事过境迁之后,职位不降反升时,舆论当然会再度哗然。公众本就对“带病提拔”这种事特别敏感,特别反感,会产生“官官相护”的负面联想。在普通人的认知中,如此严重的失职行为,如果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得到晋升,反而能在风头过后升职,这无疑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严重挑战,也是对公众感情的极大伤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相关部门应敏锐感知舆论的方向和温度,及时且详细地回应,显得尤为重要。此前有网友申请就此事公开相关信息,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称,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等传言甚嚣尘上,媒体问上门去,才有工作人员回应称,江某某仍是普通工作人员,但却又语焉不详地表示,不方便透露其级别,不清楚其是否曾受到降级处分,这种含糊不清的回应或许是为了明哲保身,免生是非,但不但不能消除公众疑虑,反而会引发更多猜测和误解。
如果江某某当时确实受到了相应处理,如今也是在合适的岗位上继续工作,不存在违规行为,那么不妨公开透明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坦然接受公众监督。
整个“鼠头鸭脖”事件,给公权力部门带来的最深刻的教训就是:一定要尊重群众的智商。当备受关注的热点事件发生时,过于简单笼统地给出结论,往往难以令公众信服,还会激发网友“挑刺”的干劲,引发更多传言和猜测,导致信任大面积崩盘。因此,对于网友普遍关注、公众反应强烈的事件,调查要做到细致入微、证据确凿,回应也应全面深入、严肃公正。
江某某升职的传言因何而起?他当时究竟受到了什么处理,目前是什么工作级别和状态?此后按程序还有没有可能被提拔?只要不涉及个人隐私,这些信息完全可以积极主动地公开,大可不必遮遮掩掩,有些事说开了就敞亮了,有些问题说细了才诚恳,政府部门的形象够敞亮,权威的声音够诚恳,才能遏制谣言的传播,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