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大陆教授组稿|Cancer Cell:时空单细胞分析揭示了结直肠癌对免疫治疗的不同反应背后的细胞动态机制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的张泽民院士联合北大肿瘤医院结直肠科武爱文主任,在Cancer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patiotemporal single-cell analysis decodes cellular dynamics u
cancer 结直肠癌 cancercell 时空单细胞 时 2025-03-28 18:01 1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的张泽民院士联合北大肿瘤医院结直肠科武爱文主任,在Cancer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patiotemporal single-cell analysis decodes cellular dynamics u
cancer 结直肠癌 cancercell 时空单细胞 时 2025-03-28 18:01 1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研究已表明 PLOD3 在多种癌症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PLOD3 在结直肠癌中的确切功能及其潜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滑膜肉瘤(SS)作为一种罕见的恶性癌症,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STS)的5%-10%。它如同隐匿在暗处的危险分子,主要好发于人体四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与威胁。由于其具有晚期极易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特性,导致预后情况往往不容乐观。据临床数据统计,约50%的
M9140是默克使用专有技术开发的一种靶向表达癌胚抗原相关细胞粘附分子5 (CEACAM5)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CEACAM5是一种糖蛋白,在胰腺癌、胃肠道癌和肺癌中过度表达。
2025 POST-ASCO GI暨第二届肿瘤基础与转化研究论坛于近期正式召开,大会聚焦消化肿瘤领域,在梳理2025 ASCO GI亮点研究的同时,展示了我国学者在领域内的新思考与新突破。值此盛会之际,医脉通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接受采访。从诊断、辅
《柳叶刀-发现科学》(The Lancet Discovery Science)是一组开放获取学术期刊,包括柳叶刀旗下eBioMedicine, Part of The Lancet Discovery Science和eClinicalMedicine, P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大多数结直肠癌来源于腺瘤,随后从癌前病变到早期癌症,再到晚期,呈现出不同的生物学和临床特征。当结直肠癌转移时,常常首先侵犯肝脏和肺部。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并精准干预治疗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延长其生存时间的关键
近期全球知名《BMC胃肠病学》杂志报道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益生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化疗联合使用,能显著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消化健康、免疫反应及总体预后。
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攀升,已然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尽管现代医学在CRC治疗上不断探索,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相继问世,但每种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化疗的毒副作用让患者苦不堪言,靶向治疗则面临耐药性和高
3月11日,中国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USP10/XAB2/ANXA2 axis promotes DNA damage repai
结直肠癌,作为结肠和直肠黏膜上皮及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其扩散和转移机制复杂且多样。了解这一过程,对于及早发现、治疗和预防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发展的阶梯,在临床研究中凝练而成的循证医学证据是医生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新的一年,医脉通将特别关注clinicaltrials上最新登记的前沿重磅研究,与读者一同把握最新的研究脉络。本期,我们将过去两周中结直肠癌领域的最新研究整理如下,并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致死癌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尤其在一些特定的亚型中,治疗的挑战更加严峻。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治疗取得了一些突破。然而,BRAF V600E突变这一特定亚型的结直肠癌患者,传统治疗方案效果并不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外科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诸如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机器人手术等技术的创新,全程新辅助治疗、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探索,等待-观察策略、局部切除策略的应用,使得结直肠外科正逐步实现手术操作微创化、肿瘤治疗高效化以及器官保留个体化。针对这些热点和创
2月7日,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由其自主研发的西妥昔单抗N01注射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于中国上市,适应症为与化疗方案联合用于一线治疗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自 1898 年上市以来,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临床应用,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阿司匹林最早作为止痛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后来发现它还是一种血液稀释剂,可以通过抗凝帮助预防心脏病发作。近年来,阿司匹林还被发现在多种疾病中
2024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团队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2022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CancerincidenceandmortalityinChina,2022)的论文,揭示了中国癌症的相关数据。
近日,牛津大学相关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研究成果,分析了英国百万女性研究中542778名参与者的数据,包括详细记录的97种饮食摄入情况,分析了特定饮食成分对结直肠癌风险的影响,并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了牛奶摄入量与结直肠癌
辉瑞公司(PFE.US)上周六宣布,其结直肠癌治疗药物 Braftovi(encorafenib)作为联合方案的一部分,在后期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缩小肿瘤大小。在公布其第三阶段 BREAKWATER 试验的数据后,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制药巨头表示,以
辉瑞公司(PFE.US)上周六宣布,其结直肠癌治疗药物 Braftovi(encorafenib)作为联合方案的一部分,在后期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缩小肿瘤大小。在公布其第三阶段 BREAKWATER 试验的数据后,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制药巨头表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