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说这些欧洲政坛上的女性人物吧,她们一个个从不同起点爬上来,经历了不少波折。拿安格拉·默克尔来说,她1954年出生在东德,长大后学物理,1986年拿到博士学位。
先说说这些欧洲政坛上的女性人物吧,她们一个个从不同起点爬上来,经历了不少波折。拿安格拉·默克尔来说,她1954年出生在东德,长大后学物理,1986年拿到博士学位。
德国统一后,她1991年当上妇女与青年部长,1994年转环境部长,2000年成了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2005年11月22日坐上总理位子,一直干到2021年12月8日。
任上她处理08年金融危机,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失业率从2005年的11.2%降到2019年的3.1%。欧元区债务危机时,她主导对希腊的救助计划,避免更大崩盘。
之后,她开放边境接纳100多万难民,这事闹得国内争议大,但也帮德国在国际上刷了形象。
她强调欧盟一体化,搞多边主义,不过后来批评她的人说,她让德国太依赖俄罗斯能源和中国贸易,还关了核电站,导致能源问题一大堆。
再看桑娜·马林,1985年11月16日生在芬兰赫尔辛基,工人家庭出身,母亲单亲带她。
2006年加入社会民主党,之后,当选国会议员,并于2019年12月10日34岁就成总理,到2023年就下台了。
2022年8月她的私人聚会视频流出,有人质疑里面有非法东西,她测了没问题,但社会闹分裂,老一辈觉得她不稳重,年轻人觉得她接地气。
莉兹·特拉斯1975年7月26日生在英国牛津,1996年牛津大学毕业,主修哲学、政治和经济。
2022年9月6日她赢了保守党领袖选,上首相台。9月23日推减税,取消最高所得税率,英镑对美元从1.13跌到1.03,市场乱套,债券收益率涨,养老基金差点出事。
党内反对多,她撤销部分政策,炒了财政大臣,之后内政大臣辞职,10月20日她在唐宁街宣布辞职,就干了45天。之后回后座议员,2024年7月4日大选丢了席位,转写书和演讲。
尤利娅·季莫申科1960年11月27日生在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2007年12月18日再任,到2010年3月3日下台。之后,总统选输了,还被捕,判七年滥用职权罪。
在哈里科夫监狱,她报身体不适,2012年5月9日转医院。视频显示她和律师互动,国际批评乌克兰司法不公。
2014年2月22日议会放了她,她继续选总统,2014年得9%,2019年又输。她领祖国党,批评政府,2022年冲突时支持国家。
这些女性在欧洲政坛上撑起一片天,从默克尔稳扎稳打到马林年轻冲劲,体现女性参与政治的扩大。她们决策影响经济和地缘,从德国出口顺差累计超2万亿欧元,到芬兰加入北约改变格局。
英国减税闹得汇率波动,乌克兰天然气协议避了冬季危机。这些事显示女性在关键节点的作用,但也招来审视和压力。
欧洲女性从政增长20年来首次停滞,今年选举中六成国家女性议员比例降了。印度、美国、法国有女性代表下降,显示进展不稳。
欧洲出了三个“女版特朗普”,像德国选择党魏德尔,反移民立场强,有望掌权主导欧盟。这波女性领导兴起,本该是进步信号,但夹杂性别偏见和外部势力质疑。
欧洲女性政治家增多,推动欧盟一体化和能源转型。德国开放难民政策,设立安置营,分发文件,促进融入。
芬兰疫情时扩医疗资源,疫苗中心忙碌。英国贸易协议推出口增长。乌克兰改革司法,抓腐败官员。这些行动稳了欧洲部分领域,但挑战没少,媒体放大个人事。
女性主义理论要平等社会,但现实中女性领导常被阴谋论缠身。研究说阴谋论爱把女性和外部势力绑一起,削弱权威。芬兰视频后,社交指责不专业。
乌克兰监狱视频混传闻。英国下台重政策失误。德国稳健避了多攻击。这些偏见影响评价,女性从政本是社会前进,却被扯成操控幌子。
欧盟买750亿美能源,投资600亿在美国,到2028年。这协议被说不公,欧盟投资美军备和能源,成美后花园。欧洲本是民主灯塔,现在角色倒转,美国滑向专制,欧洲继承战后秩序。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2025年7月27日和特朗普谈,避30%关税,但15%还是让欧洲出口伤。欧洲依赖美能源和军援,自主性弱。移民危机、恐怖威胁、英国脱欧、希腊风险,让欧洲竞争力降。
欧洲政客妄想吸引美人才,但能源不可靠,经济没增长,成笑话。欧洲被全球化、伊斯兰化、人口替换缠身,精英出卖本土。女性领导兴起和大国博弈交织,欧洲需审视路径。
这些事说白了,女性在政坛上位是社会变迁的体现,从默克尔拉德国出泥潭,到马林带芬兰转舵北约,都实打实影响了欧洲轨迹。
但问题出在外部掺和,美国通过北约和贸易把欧洲捏在手里,2025年那协议就是例子,欧盟花大钱买美气和军备,换来不挨更高关税。
阴谋论总爱说女性是傀儡,但事实是性别偏见放大这些噪音。欧洲女性从政停滞,年轻一代右转,tradwives和alpha males流行,经济焦虑推右翼。
默克尔遗留能源依赖,特拉斯政策崩盘,季莫申科监狱风波,都提醒领导位子不好坐。欧洲想独立,得减美中依赖,但现实是军援和贸易绑死。
未来咋走?女性领导多是好信号,但得配上自主外交,不然真成后花园。接地气点说,欧洲人不想被玩弄,得自己醒醒,别总指望别人。
美国影响渗透深,2025年特朗普关税威胁,欧盟冯德莱恩谈成15%关税,买美能源750亿,投资600亿,包括军备。
这协议被批不公,欧洲成美能源市场和投资地。马克龙警告减依赖,推自主国防,但北约里欧洲国防支出不足,美国军援乌克兰超500亿,欧洲跟制裁,能源价飙。
德国关核后靠美液化气增40%,经济伤。联合国投票,欧盟多数跟美,显示外交被动。
欧洲本是民主模范,现在美国滑向专制,欧洲继承战后秩序,但弱势明显。移民危机、恐怖、脱欧风险,让欧洲全球竞争力降。政客妄想吸引美人才,但能源贵不稳,经济没劲,成空谈。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