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即日起至9月底,中央网信办重拳出击,集中时间,专项整治10类涉及退役军人有害信息。此消息一经大河网报道,被迅速推上热搜,引起广泛关注。
自即日起至9月底,中央网信办重拳出击,集中时间,专项整治10类涉及退役军人有害信息。此消息一经大河网报道,被迅速推上热搜,引起广泛关注。
中央网信办,专项整治10类涉及退役军人有害信息的起因是,近期有部分网络账号以“退役军人”名义直播带货售卖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低俗表演,消费军旅情怀,损害退役军人形象。
大河网报道称,此次专项整治旨在,进一步督促网站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深入排查清理网上涉退役军人不当行为和有害信息,维护网上退役军人形象,为“9.3”活动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中央网信办专项整治10类涉及退役军人有害信息:
一是通过穿着军服及其仿制品、佩戴军功章、摆放军用物品、设置背景环境场景等方式,营造虚假退役军人人设。
二是借“退役军人”、“退伍老兵”等身份进行制假售假、违规引流等违法违规营销牟利行为。
三是以“退役军人”名义,使用“军需”、“军品”等用语销售假冒仿制的军服、军用装备等物品。
四是在直播过程中自称“退役军人”,穿着我国武装力量现行或者曾经装备的制式服装及其仿制品,在团播、连线PK、人气比拼等过程,以低俗形式吸引用户打赏。
五是打着“退役军人”、“退役专家”等旗号,发布所谓“解析装备细节”、“分析战术战法”、“解读军事行动”等谣言信息,或以传播经验、分享故事等名义,发布“在XX地服役有什么危害”等误导性内容。
六是以“丑化”、“恶搞”等形式戏谑调侃退役生活,损害退役军人形象,或通过“街头采访”、虚假摆拍等方式,编造发布涉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待遇保障等相关话题,进行引流炒作。
七是使用人工智能、深度合成等技术,制作发布穿着军装的虚假退役军人图片、视频。
八是以提供“转业安置咨询”等为噱头,进行收费服务或卖课牟利,歪曲解读军队抚恤优待、退役安置等政策制度。
九是虚构捏造“退役军人”身份,利用人民群众拥军情怀,实施网络诈骗、感情欺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十是其他影响退役军人形象的网上不当行为和有害信息。
大河网这篇新闻报道,不亚于一场及时雨,否则的话,有的网友有意或无意踩坑,还蒙在鼓里。这可不是开玩笑,一旦违法违规被处理起来,轻则戒勉谈话,重则受到法律严厉制裁。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有法律意识。这也是对自己的有力保护。在此,笔者提醒网友注意,上述10类涉及退役军人有害信息碰不得。
与此同时,笔者也真诚希望极少数热衷以“退役军人”身份或冒充“退役军人”身份骗财骗色、招摇撞骗的赶紧收手。殊不知,任何损害退役军人形象的不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来源:时代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