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一学期精心培育,同学们在阳台种植的黄瓜、西红柿、生菜、蓝莓等果蔬陆续成熟。小小的阳台变身“微型种植园”,孩子们既收获了劳动果实,也在方寸之间探索到植物生长的科学奥秘,品尝到“耕耘”与“发现”的双重喜悦。
阳台耕耘终结果,劳动与科学在“方寸之间”绽放
——大南关小学阳台种植收获季
经过一学期精心培育,同学们在阳台种植的黄瓜、西红柿、生菜、蓝莓等果蔬陆续成熟。小小的阳台变身“微型种植园”,孩子们既收获了劳动果实,也在方寸之间探索到植物生长的科学奥秘,品尝到“耕耘”与“发现”的双重喜悦。
从播下种子、栽下幼苗起,同学们便化身“阳台种植员”,根据植物特性调配土壤、控制浇水——给黄瓜花盆做好排水防涝,为西红柿调整朝向追光,为生菜规划空间密集种植,给蓝莓准备酸性土壤。
观察笔记里满是“科学发现”,黄瓜卷须像小手攀附竹竿,西红柿子房从青果渐变成红,生菜新叶不断舒展成“菜球”,蓝莓从白花结出紫黑果实。
收获时刻,孩子们摘下脆嫩的黄瓜、酸甜的西红柿、清香的生菜、饱满的蓝莓,边品尝边讨论,“西红柿‘肚脐’是花脱落的地方,难怪最软!”“黄瓜的刺是不是在保护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成了有趣的“科学小问题”。
阳台种植虽空间有限,却成了科学探索的“活教材”。孩子们在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苦与乐,直观了解植物生长及与环境的关系,让科学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在心中种下热爱自然、乐于探索的种子。
(葛秀娟 供稿
来源:梦瑶教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