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阵阵姜香扑面而来,连片的姜田郁郁葱葱,翠绿的姜叶在微风中摇曳——这丰收在望的景象,全靠生姜出苗后的精细管理。
阵阵姜香扑面而来,连片的姜田郁郁葱葱,翠绿的姜叶在微风中摇曳——这丰收在望的景象,全靠生姜出苗后的精细管理。
种植生姜的乡亲们都盼着姜田丰收,亩产效益可达3万元。但你知道吗,生姜出苗后的管理直接决定着收成好坏。根据老农十年经验,出苗后有三件事绝对不能做,否则会影响姜块膨大和产量。
今天就给大家揭秘这三大禁忌,帮您护出美好“姜”来。
第一件事:不要急着施浓肥
生姜出苗后,最怕急着施浓肥。有些农友觉得苗出来了,得多喂点肥才能长得好,这其实是个误区。
生姜幼苗期生长缓慢,根系尚未发育完全,此时施浓肥容易造成烧根现象。生姜全生育期吸收钾最多,氮次之,但苗期需肥量并不大。
正确做法是:待苗高25-30厘米,有1-2个分枝时,再亩施尿素15-20公斤。施肥要遵循“轻施捉苗肥,重施合枝肥”的原则,这样既能满足幼苗生长需要,又不至于造成肥害。
第二件事:不要忽视遮荫降温
生姜出苗后正值初夏,阳光强烈,此时绝对不能忽视遮荫工作。生姜不耐光,尤其幼苗期正值初夏,阳光强烈,必须遮荫。
有些农友觉得让小姜苗晒晒太阳没关系,结果导致姜叶干尖、黄叶,生长受阻。
在沙湾市金沟河镇的生姜种植基地,应对高温干旱天气的措施就是采取覆网遮荫的方法给生姜降温抗旱。遮荫状态以三分见光七分荫为宜。
除了遮阳网,也可以采用麦秆遮荫:小麦蜡熟末期,只收麦穗留麦秆作生姜的遮荫草。这样既节省成本,又能有效降低姜田温度。
第三件事:不要盲目浇水
许多农友见天热就拼命浇水,这是第三个常见误区。生姜出苗后需要水分,但切忌盲目浇水,更不能浇洗衣粉、肥皂水等污染水。
生姜播种后,待80%幼苗出土应浇第一水,幼苗期浇小水,结合浅锄促根系发育。夏季天气炎热,蒸发量大,应勤浇水降温,但切记不可大水漫灌。
立秋后进入盛长期,需水量大,应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最好用井水、清水,并要防止水源污染。
还要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免造成烂根。
田间管理的小细节决定种植的成败。记住这三大禁忌:不施浓肥、不忘遮荫、不乱浇水,相信您的姜田也能迎来枝繁叶茂、长势喜人的丰收景象!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