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汽车卷土重来,上汽通用最后的豪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07:00 1

摘要: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探索道路上,中国汽车市场近几年来百花齐放,从全产业加速纯电动化,到比亚迪引领插混技术的全球普及,如今合资车企也已开始引领增程电动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探索道路上,中国汽车市场近几年来百花齐放,从全产业加速纯电动化,到比亚迪引领插混技术的全球普及,如今合资车企也已开始引领增程电动汽车。

在上汽大众ID.ERA增程式SUV以及广汽丰田宣布开发汉兰达和赛那增程版之后,作为增程电动技术开创者,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专属的“真龙”插混技术,随后则发布了新一代“真龙”增程技术,并率先搭载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首款车型“至境L7”。

增程电动技术开始在中国汽车市场普及,上汽通用要再次定义增程,它究竟有什么样的实力和决心?我们从上汽通用武汉工厂的一份内部文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这个被称为“新一代别克Car-D新能源轿车项目”,究竟能否代表别克乃至合资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

内部文件显示,“至境L7”代号为“NDLB新能源轿车”项目,总投资约24.64亿元,通过新增模具、改造车间工艺设备完成新车型导入,年设计产能8万辆,其中纯电车型3.2万辆,增程车型4.8万辆,预计2025年12月正式投产。

改造完成后,代号为C223的别克纯电E4停产,新车型与别克B223、别克B233、凯迪拉克L232和雪佛兰D2UC-2等车型共线生产,上汽通用武汉基地(二期)36 万辆年产能不变。应对新一代动力电池的生产,项目将拆除25万套年产能的BEV3电池包生产线,新建NEDV动力电池生产线,年产能为8万套。

“至境L7”车型尺寸为5030×1950×1496mm,轴距3000mm,增程车型的动力为CSS1.5TH+ EP220R,而纯电车型则搭载500km和600km两种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包,电芯来自时代上汽动力(宁德时代) 。

按照文件显示的信息,“至境L7”至2026 年正式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04.16亿元,年利润10.208亿元,年销售税前利润率5%。这意味着号称“30万级新能源轿车”的“至境L7”,平均售价约为25万元,其入门级车型售价猜测有望低于20万元。

与新技术和新车型导入的热火朝天不同,上汽通用旗下的别克和凯迪拉克近年来面临着合资车企同样的挑战,燃油车销量逐渐下跌,而新能源汽车也无法突围而出。

更让人感到担忧的是,上汽通用曾经雄心勃勃地推出了奥特能纯电平台,以及别克E5、别克E4、IQ锐歌和IQ傲歌等油电同价的纯电动汽车,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几无存在感。

泛亚技术中心为上汽通用研发了全域融合型“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涵盖纯电、插混和增程三个动力平台,意味着上汽通用有能力加速融合全球造车技术和本土创新智慧,实现合资新能源的全面转型。

作为上汽通用冲击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再一次努力,“至境L7”可谓是拿到了通用汽车国内外最顶级的资源。然而,无论是首发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还是首发高通SA8775P芯片智能座舱,这些第三方解决方案,很快也会成为行业竞争对手的标配。

“至境L7”的差异化优势落在了新一代“真龙”增程技术上,可输出115kW额定功率和230N·m最大扭矩的1.5T混动专属发动机,可输出252kW超大功率的同级别最强电机,这套新一代动力系统拥有V6发动机的超强动力,也有无限接近于纯电车的安静与超低能耗。

虽然技术依旧是合资车企的优势之一,但电动智能汽车市场从来都不缺技术,仅靠技术就想赢得用户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在技术之外,上汽通用必须想方设法让用户相信“至境L7”值得30万元级别付出。

然而,别克和凯迪拉克两大品牌的轿车产品,在售价、定位和销量上都是“至境L7”向上的拦路虎。

在宣布大幅度降价之后,别克旗舰轿车君越的起售价大降5万元至15.99万元,销量却未见起色,2025年1至7月月均销量仅为4651辆,远远落后于帕萨特、凯美瑞和迈腾等传统老对手。而豪华品牌凯迪拉克重量级轿车CT5降价超过8万元,从30万级别的车型跌落为20万级别的车型,1月至7月销量也仅为25312辆,但“至境L7”这款新能源轿车的年销量目标是8万辆。

作为增程技术的开创者,通用汽车非常清楚这项技术的底线在哪里,增程技术真的能撑起“至境L7”,扭转上汽通用多年来的发展颓势吗?

前有别克品牌发展受压,后有凯迪拉克不断拉低的天花板,“至境L7”想要在30万级别市场赢得用户的认可,单靠增程技术和Momenta等技术优势是无法站得住脚的,毕竟当下是一个技术普惠的时代,尤其是电动智能汽车市场。

在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崛起之后,电动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锦上添花的基础,而不是号令天下的屠龙刀,别克GL8 PHEV成为上汽通用的销量支撑,并不是“真龙”插混技术有多么强大,而是GL8盛名在外。

长期以来,上汽通用在中国汽车市场是坐三望二的狠角色,如今总销量跌出了前十排名,单车型销量仅有别克GL8能有点看头,上汽通用想要维持在中国市场的市场地位,向东风日产和广汽丰田这两大日系合资车企学习才是硬道理。

东风日产N7和广汽丰田铂智3X的成功表明,合资车企必须深刻意识到,中国汽车早已不再迷信动力技术和品牌,期待之上的配置加上期待之下的售价,或许是合资车企新能源汽车的唯一出路,至于“至境L7”想要成就的30万级别,上汽通用的品牌光环已经无力支撑。

来源:TMC动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