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赖清德上台后的一些言论,加上美国那边递刀子、卖武器的小动作没停过,日本和菲律宾也在旁边敲边鼓,局势确实谈不上轻松。我们这边,统一的决心是刻在骨子里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民族感情的归宿。
聊台海,很多人眼光都盯着东南那片海,盯着美国的航母又晃悠到哪了。但要我说,真到了掀开底牌的那一刻,咱们得先回头看看北边。
北边安不安,直接决定了我们在台海这盘棋上,手脚能伸多开。
赖清德上台后的一些言论,加上美国那边递刀子、卖武器的小动作没停过,日本和菲律宾也在旁边敲边鼓,局势确实谈不上轻松。我们这边,统一的决心是刻在骨子里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民族感情的归宿。
法理上,联合国2758号决议白纸黑字,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历史上,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地盘,中间被日本偷走过,但二战后就回家了。这些都是铁板钉钉的事。
决心和法理都有了,剩下的就是实力和时机。说到实力,这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上的较量。
你看台湾那边,2025年的“国防”预算,号称创了新高,达到6470亿新台币,占到了GDP的2.45%。钱都花在哪了?买美国的F-16战斗机,搞点无人机,升级一下老旧的装备。听起来挺热闹,但跟大陆一比,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咱们的军力,按国际机构的排行,稳居世界前三。解放军光是坦克就有近6000辆,各类型舰艇接近700艘,战斗机超过1600架,其中最先进的五代机歼-20,数量已经超过了230架。 台湾呢?坦克几百辆,主力舰艇几十艘,基本都靠着美国卖的二手或者技术阉割版的装备撑场面。
更要命的是工业底子。一旦真的开打,拼的就是消耗和生产。我们自己的武器生产线可以24小时不停工,导弹、炮弹、无人机要多少有多少。台湾的装备,一颗螺丝钉都可能要从美国运过来,到时候别说海上运输线,连网络和通信都可能被掐断。所以,之前有军方人士说三天就能解决问题,虽然官方的说法会留有余地,但这背后是强大的实力自信。
既然实力碾压,那我们还在等什么?等的就是一个外部干扰最小化的时机。这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是美国。美国把台湾当成一张牌,用来牵制中国的发展,这是路人皆知的事。它很可能会拉上日本、菲律宾甚至澳大利亚这些盟友下场搅局。
这时候,你再回头看看我们北边那条漫长的边境线,就知道俄罗斯的角色有多重要了。
如果中国下定决心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台湾问题,对俄罗斯的要求,其实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只有一个:就是把你过去答应过的事,说到做到。 别的什么都不用你干,不用你出兵,不用你提供额外援助,只要你守住承诺,稳住我们的大后方,就够了。
国与国之间,尤其大国之间,从来都是利益说话。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想想1979年我们打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当时的中苏关系还很紧张,苏联在蒙古陈兵百万,虎视眈眈。我们没办法,只能在北方边境线上也部署重兵,时刻提防。这就导致我们不能把最精锐的部队全部投入到南边的战场。
今天的中俄关系,当然是历史最好时期,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个世界是动态变化的。除了俄罗斯,西南方向的印度也一直对西藏有领土野心。1962年它就曾悍然入侵,未来会不会趁着台海有事,在边境上搞点小动作?很难说。
一旦陷入多线作战的局面,即便我们有信心打赢,付出的代价也必然是巨大的。 我们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因为一场本可以更低成本解决的冲突而受到重创。所以,通过外交手段稳住北方,确保俄罗斯立场坚定,就能让我们集中全部精力,去应对东南方向最主要的挑战。
那么,俄罗斯靠得住吗?从最近几年的表现来看,信号是非常清晰和积极的。
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需要中国的理解和支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也需要俄罗斯稳住阵脚,这是一种深度的战略默契。你看看这几年的时间线:
从2022年8月佩洛西窜台,俄罗斯外交部第一时间就站出来说,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中方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主权。
到2024年1月15日,台湾选举刚结束,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明确表示,俄方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
再到2024年5月16日,中俄建交75周年,两国发表联合声明,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俄方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坚定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国家统一的举措。”
这种级别的承诺,在外交文件里是最高规格的。而且,这还不是说说而已。紧接着,2025年5月,普京再次访华,5月9日发表的联合声明里,又把上面这段话几乎原封不动地重复了一遍。一年之内,用两国元首联合声明的方式,两次把对台湾问题的立场“说死”,这在国际关系中是相当罕见的。这等于是在告诉全世界,尤其是在告诉美国:在这件事上,我和中国站在一起,你们别想打我的主意,也别指望我会在背后捅刀子。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更是个直性子,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美国在台海拱火。2024年10月3日,他就直说,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团结一致,批评美国试图通过扩大其军事影响力来激化局势。
除了口头和书面上的支持,中俄在实际行动上也在不断深化捆绑。2024年,两国的贸易额已经突破了2400亿美元,而且还在继续增长。能源合作更是压舱石,天然气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工业血液”。军事上,2025年在日本海的联合军演,两国舰艇编队并行航行,协同作战的能力越来越强。
说白了,俄罗斯现在这么坚定地支持中国,核心原因还是两国共同面临着来自西方的巨大压力。中俄“背靠背”,才能在与美国的博弈中,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和回旋空间。 俄罗斯如果信守承诺,对我们而言,就意味着北方的国防压力可以降到最低,我们可以把最先进的装备、最精锐的部队,毫无顾虑地部署到东南沿海。
这就像一个拳击手,比赛的时候不用担心有人从背后偷袭,可以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的对手。
当然,我们把希望寄托于伙伴的承诺,但绝不把身家性命完全押在别人身上。统一台湾的主动权,始终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的准备工作,也从来没有因为俄罗斯的承诺而有丝毫松懈。军事、经济、舆论,各方面的预案都在不断完善。
但话说回来,有一个信守承诺的邻居,总比有一个摇摆不定、甚至可能落井下石的邻居要好得多。中国对俄罗斯的这个“唯一要求”,看似简单,实则是对中俄关系成色的一次终极考验。它考验的不是两国在顺风顺水时能喊出多响亮的口号,而是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惊涛骇浪面前,能否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守住彼此的核心利益。
对中国来说,一旦启动统一进程,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届时,任何外部的微小变数都可能被放大。一个稳定的北方,就是我们在这场历史大考中,最需要的一颗“定心丸”。所以,这个要求不高,但至关重要。
俄罗斯,请务必说到做到。
来源:趣史研究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