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大学到流量之王:饶谨如何签约司马南、金灿荣打造网络帝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6 11:18 1

摘要:他以敏锐的商业感知和对民族主义情绪的精准把握,被指在中国互联网时代打造了一个庞大的“爱国主义情绪”帝国。

饶谨,一个在幕后的媒体操盘手。

他出生于1980年代,福建上杭人。

他以敏锐的商业感知和对民族主义情绪的精准把握,被指在中国互联网时代打造了一个庞大的“爱国主义情绪”帝国。

他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拥有一定的国际化背景,但最终选择回国创业。

饶谨声名鹊起。因2008年短片“反CNN”网站崭露头角。

当时正值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受阻和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引发争议,他抓住了这个时机,提出“打击西方不实报道,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的旗号,吸引了广泛关注。

该网站流量一度达到500万,成为“新爱国主义运动”的标志。此外,他创办了“四月网”,进一步拓展民族主义内容平台。

饶谨的核心能力在于将人的“情绪”转化为流量,再通过流量变现。

他后来成立了多家公司,包括北京中易网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多个自媒体账号和IP,如“司马南频道”、“金灿荣频道”、“李毅看世界”等。

这些账号通过短视频、直播和文章,输出爱国主义和批评西方的内容,满足网友们的情感需求。

饶谨具有精准的市场洞察力。他能精准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在特定历史时的热点,稳稳把握住一些网上情绪。

他选择与司马南、金灿荣这样具有高关注度和高端的公众人物合作,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产生巨大流量,以此变现。

比如,司马南以反美和揭露社会问题著称,金灿荣则是“西方不行”模式著称,同时持续攻克目标人群的心理。

饶谨通过其公司提供资金、技术和平台支持,为这些“红人”打造内容和传播策略。

例如,司马南在2021年因揭批联想而爆红,其某音粉丝短期内暴涨500万,这背后离不开饶谨团队的视频剪辑、话题策划和多平台运作。

饶谨的模式是通过MCN机构签约这些人物,将个人品牌转化为可量化的商业价值。

司马南、金灿荣等人通过签约,不仅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还能借助专业团队扩大影响力,实现双方的互赢。

饶谨只需提供平台和资源,就能放大他们的声音。

饶谨本人很少公开露面,更倾向于幕后操盘。他善于利用社会情绪,从而将流量放大。

从“反CNN”到签约多位网红,饶谨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赚钱,而是试图打造一个影响舆论的文化商业帝国。

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业操盘手,凭借对民族主义情绪的洞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商业化运作,成功签约包装了司马南、金灿荣等“红人”。

他的动机在于流量变现和影响力扩展,通过与这些人物的擅长之处高度契合,联手在网上实现了超高流量和关注度的效果,也为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从司马南被查,偷税漏税几百万元可看出,他们的收益是普通人不能想象的。

来源:李昕言娱乐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