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猝倒病是大白菜、萝卜苗期常见的毁灭性病害,由腐霉菌、疫霉菌等多种病原真菌引起,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极易暴发流行。该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斑,随后病部缢缩变细,幼苗倒伏但叶片仍保持绿色,严重时可导致幼苗成片死亡,对蔬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做好
猝倒病是大白菜、萝卜苗期常见的毁灭性病害,由腐霉菌、疫霉菌等多种病原真菌引起,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极易暴发流行。该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斑,随后病部缢缩变细,幼苗倒伏但叶片仍保持绿色,严重时可导致幼苗成片死亡,对蔬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做好苗期猝倒病的综合防治,是保障大白菜、萝卜苗全苗壮的关键环节。
一、农业防治:筑牢病害防控基础防线
农业防治是通过优化栽培管理措施,创造不利于病原菌滋生而有利于幼苗生长的环境条件,从源头降低病害发生风险,是防治猝倒病的基础性措施。
(一)选用无病种子与种子处理
种子带菌是猝倒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需严格把控种子质量关。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经过检疫的优质种子,避免使用自留种或来源不明的种子。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法: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持续搅拌20分钟,随后捞出晾干播种,利用高温杀灭种子表面携带的病原菌;也可选用药剂拌种,如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或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500进行包衣,通过药剂在种子表面形成保护层,抑制病原菌侵染。
(二)科学选择与处理苗床
苗床的选择和处理直接影响幼苗生长环境及病害发生情况。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透光、前茬未种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作为苗床,避免在低洼易涝、土壤黏重的地块育苗。若使用旧苗床,需进行彻底消毒,可在播种前2-3周,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克,与细土混合均匀后撒施于苗床表面,随后翻耕入土,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也可采用太阳能消毒法,在夏季高温季节,将苗床土壤深翻后覆盖地膜,密闭15-20天,利用高温杀灭病原菌、虫卵及杂草种子。
苗床土壤应进行合理改良,对于黏重土壤,可掺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河沙等,改善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降低土壤湿度。同时,基肥需选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避免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以防有机肥携带病原菌并在腐熟过程中产生高温灼伤幼苗。
(三)加强苗期栽培管理
苗期管理的核心是创造适宜幼苗生长的温湿度条件,增强幼苗抗病能力。播种时应控制播种密度,避免播种过密导致幼苗徒长、通风透光不良,一般大白菜每亩播种量控制在200-300克,萝卜每亩播种量控制在400-500克,确保幼苗有充足的生长空间。
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大水漫灌,采用小水勤浇或滴灌的方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浇水时间宜选择在晴天上午,此时地温较高,浇水后水分能及时蒸发,降低苗床湿度。雨后需及时排水,防止苗床积水导致土壤湿度过高。
温度管理方面,大白菜、萝卜幼苗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出苗后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节苗床温度,白天保持通风透光,提高苗床温度,夜间注意保暖,避免温度过低。同时,及时中耕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促进幼苗根系生长,提高幼苗抗病能力。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拔除病弱苗、畸形苗,保留健壮幼苗,减少病原菌传播。
二、化学防治:精准干预控制病害蔓延
化学防治是在病害发生初期或流行高峰期,通过使用化学药剂快速杀灭病原菌‘,控制病害扩散蔓延的重要手段。但需严格遵循“科学、安全、高效”的原则,合理选择药剂、控制用药剂量和次数,避免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一)药剂选择与使用时期
防治猝倒病的药剂需具备针对性强、对幼苗安全性高的特点。常用药剂有: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8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用药时期应把握在病害发生初期,当苗床出现少量病苗时及时施药,防止病害扩散。若苗床湿度较大,可选用药剂拌细土撒施,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克与细土10-15公斤混合均匀后,撒施于幼苗根际周围;若苗床相对干燥,可采用喷雾法施药,将药剂均匀喷洒在幼苗茎基部及周围土壤表面,确保药剂能够到达病原菌侵染部位。
(二)注意事项
施药时需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浓度使用,避免擅自加大用药剂量,以防产生药害。不同药剂应交替使用,避免长期单一使用一种药剂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一般每种药剂连续使用不超过2次。
施药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施药后注意通风,降低苗床湿度,提高药剂防治效果。同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发病严重的苗床,应及时拔除病苗并带出苗床销毁,随后对病穴及周围土壤进行重点施药,防止病原菌扩散。
三、生物防治:绿色防控促进生态平衡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实现病害绿色防控的措施,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性强的特点,符合现代蔬菜安全生产的发展趋势。
(一)利用有益微生物制剂
目前用于防治猝倒病的生物制剂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放线菌等。这些有益微生物可通过竞争营养和空间、产生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如可选用1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在播种前或苗期喷雾处理,或拌种、灌根使用;也可选用2亿CFU/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在苗期喷洒幼苗及周围土壤,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侵染。
(二)施用生物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质,不仅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还能通过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在苗床基肥中掺入适量生物有机肥,如每亩施用量100-150公斤,可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强幼苗抗病能力,减少猝倒病的发生。
来源:风趣一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