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聪不聪明“看手”就知道,小手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个机灵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1 13:46 4

摘要:很多家长都偷偷犯过愁——“我家宝宝怎么还不会抓玩具?”“隔壁宝宝都能换手了,我家的是不是太慢?”其实不用急,宝宝的小手动作里,藏着大脑发育的“密码”。手是宝宝探索世界的“先遣队”,每一次抓握、敲击、捏取,都是大脑在悄悄“升级”。

很多家长都偷偷犯过愁——“我家宝宝怎么还不会抓玩具?”“隔壁宝宝都能换手了,我家的是不是太慢?”其实不用急,宝宝的小手动作里,藏着大脑发育的“密码”。手是宝宝探索世界的“先遣队”,每一次抓握、敲击、捏取,都是大脑在悄悄“升级”。

你知道吗?宝宝的手指虽然细,却占了大脑皮层很大一块“地盘”——手指的运动中枢,比腿的中枢还要大。所以,宝宝动一下手指,大脑的血流量就会增加,神经元跟着“活跃”起来。比如,宝宝用拇指和食指捏起一颗小饼干,这个动作需要手眼脑一起配合:眼睛看到饼干,大脑发出“抓”的信号,手指肌肉收缩——这一套动作下来,大脑的“思考能力”就练出来了。而且,精细动作还能让宝宝更专注:你看他玩积木的时候,眼睛盯着、手跟着动,整个人都“沉”在里面,这就是专注力在慢慢提升。

那怎么帮宝宝练出灵活的小手呢?其实不用买昂贵的玩具,跟着月龄来就行:

0-3个月的宝宝,小手还攥着小拳头,你可以把手指轻轻放进他手心,他会本能地握住——这叫“留握”,是抓握能力的第一步。平时给宝宝换衣服的时候,顺便用手掌摩擦他的手心手背,让他的触觉更灵敏,就像给大脑“做热身”。

4-6个月的宝宝,小手开始“会找东西”了。你可以把玩具挂在婴儿床的栏杆上,让他够着抓——他会盯着玩具,慢慢伸手去够,这能练准头和手的力量。或者给个小鼓,教他“咚咚咚”敲——敲的动作需要手腕用力,还能练手眼协调。

7-12个月的宝宝,该学“细活”了。给点手指食物,比如蒸熟的胡萝卜条、软积木,让他用拇指和食指捏起来——别嫌他弄得满脸都是,这个动作能练“指尖功夫”。还有布书, pages 软软的,让他自己翻——翻书需要手指配合,还能让他对“书”产生兴趣。

选玩具的时候,记住“三个原则”:一是“好抓”,比如铃铛、软积木,表面光滑,大小刚好能放进宝宝手心;二是“安全”,避免太小的玩具,防止宝宝吞咽;三是“有互动”,比如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宝宝敲一下就响,他会觉得“好玩”。其实,日常场景比玩具更管用:喂饭的时候,让宝宝自己抓勺子——即使把饭弄得到处都是,他也能练抓握;洗澡的时候,让他抓小鸭子——鸭子在水里滑,能练手的灵活性;出门的时候,让他抓你的衣角——熟悉的味道能让他有安全感,还能练抓握。

最后想跟你说,锻炼精细动作不是“任务”,而是“玩”。不用刻意安排时间,每天10分钟就行。比如早上起床后,用铃铛逗他抓一会儿;晚上睡觉前,翻两页布书。关键是要“顺着”宝宝的兴趣:他喜欢撕纸巾,你就给他几张软纸巾,让他撕个够;他喜欢敲东西,你就给个小鼓,让他敲个痛快。

宝宝的每一次小手动,都是在向你说“我在长大”。不用跟别的宝宝比,只要他每天都有进步,就是最棒的。咱们慢慢来,陪着他用小手“摸”遍这个世界,让他的大脑越动越灵。

来源:八卦娱记小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