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蒋介石的最爱,和蒋介石相伴六年,21岁被抛弃后终身未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8 18:41 1

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是一个怎么也绕不开的名字,在军事上不算突出,但在权术上绝对是一把好手,孙文先生去世后他本来连国民党内的前五都排不进去,硬是凭借联苏(鲍罗廷)、兵事(黄埔系)等手段成为了党内第一人。

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是一个怎么也绕不开的名字,在军事上不算突出,但在权术上绝对是一把好手,孙文先生去世后他本来连国民党内的前五都排不进去,硬是凭借联苏(鲍罗廷)、兵事(黄埔系)等手段成为了党内第一人。

此后为了讨好江浙财团,蒋介石把权术用在了枕边人身上。现在我们大多数人能记住的,是风光无限的宋美龄,其实在宋美龄之前,蒋介石有一个相伴近6年的妻子陈洁如。

陈洁如原名陈凤,1905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经营纸业的商人,家庭条件很优渥,因此接受过很好的教育。

她会说俄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加上身材高挑面容清秀,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那就是妥妥的白富美,很多人都为之倾倒。

在12岁时,陈洁如进入新式学堂念书,在这里认识到了朱逸民,两人的性格爱好相仿,因此而结为闺蜜。后来朱逸民嫁给了“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张静江做续弦,陈洁如就常常去张公馆做客。

张静江本身就是富豪,在孙文先生手下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财政部长,管钱的人大家都得打好关系,所以张公馆内经常是宾客满座。

1919年暑假的一天,陈洁如照常去找闺蜜玩,碰巧孙文、蒋介石、戴季陶等人也去看望张静江,蒋、陈二人就这样初遇了。当时的陈洁如还未满14岁,但是蒋介石一眼就看上了她。

孙文先生他们跟张静江聊完就先走了,而蒋介石特意留在张公馆门口等待着陈洁如要她的地址,陈洁如当时并不对眼前这位32岁的大叔感兴趣,所以报了个假地址。

没想到蒋介石很聪明,也不说破,就悄悄跟着陈洁如,知道了真的地址。此后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大,陈家人都不同意,蒋介石倒是没有灰心继续努力,后来一次在去张家的路上狭路相逢,蒋介石逼着陈洁如表态,陈洁如没办法只好答应约会。谁知道第一次约会蒋介石就带她去一家旅馆,这让她非常害怕,当即逃走。

这是她晚年所写的《陈洁如回忆录》中的内容,老蒋这手也是让人猝不及防。不过老蒋自己的日记中都记载过早年是很风流的,所以他能做出这样的事不稀奇。

此后的每天,蒋介石几乎都会给陈洁如打电话,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怎么能玩得过情场老手,陈洁如慢慢也沦陷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陈洁如心理已经认可了蒋介石,但她受过新式教育,无法接受蒋介石还有妻妾(当时蒋介石有原配毛福梅,小妾姚冶诚)。

为了得到佳人芳心,蒋介石用刀比着自己的手腕说“我定要将用我的鲜血,为你写下一张永爱不休的誓书”。

陈洁如哪见过这场面,害怕得连声大叫:“请将那把刀放下!我相信你,只要你放下刀!”

这个套路是经久不衰,挺实用。

解决了陈洁如这一关, 蒋介石就开始应对陈家人。

图为:蒋母、蒋介石、毛福梅、幼年蒋经国

他对陈家还是蛮上心的,陈父病逝,蒋介石带着上好的楠木棺材登门拜访,在陈洁如最脆弱时陪伴在侧,帮她料理陈父后事,俨然成了陈家的主心骨。

陈母过生日时,蒋介石也是大肆操办,请来不少名人,给足了陈家面子。对于陈洁如,他也抓住机会让感情升温,带着陈洁如各处吃吃喝喝买买,这些行为终于让陈家接受。

两人订婚之后,蒋介石就带着陈洁如去巧克力店吃点心,在气氛正浓时蒋介石对她说:陈凤是你的乳名,应当只供你母亲使用。依照礼节,乳名是不宜朋友叫的。因此,我已为你选了一个新名字,我想它恰合你的性格。这个名字是‘洁如’,意思是‘如同纯洁’或‘如同未受世间污染’。在我看来,你真是纯洁无瑕的。你喜欢它吗?

这哪个女孩子不喜欢啊,所以陈洁如这个名字也是蒋介石取的。

1921年12月5日,两人的婚礼在上海永安大楼大东旅馆的大宴客厅内举行,这时的陈洁如未满16,而蒋介石已过34.

婚后第三天,两人回到蒋介石老家祭祖,陈洁如在这里见到了蒋的原配毛福梅,她待毛氏非常恭敬,两人像姐妹一般相处没有任何争吵。

陈洁如后来对蒋介石的两个儿子也极好,蒋经国亲切地称呼她为“陈妈妈”,蒋纬国也时常去陈洁如住处,称她为“庶母”。

另外陈洁如知书达理,待人温和,每次一同出门也很给蒋介石长脸,与蒋的同事部下相处得很融洽。

可惜的是,这样的生活因为宋美龄的出现而打破了。

蒋介石1922年12月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宋美龄,再一次的一见倾心,而这时他跟陈洁如结婚才刚刚一年。

当然,追求宋美龄并不止美色这么简单,宋美龄背后是宋家,是江浙财团,这对于蒋介石的事业是有很大帮助的。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感情倒是没有那么快,因为宋美龄是出国留过学的,见过世面没那么好骗,她必须要蒋介石撇清所有女人的关系才愿意嫁。

蒋介石也犹豫过,起先一直没有下决心,直到1926年北伐军在南昌陷入困境,蒋介石焦头烂额之下只好将事情向陈洁如和盘托出。

陈洁如一听差点晕过去,半晌没有说话,看她这幅模样,蒋介石心中焦急,只好连哄带骗让她先去美国进修5年:洁如,你必须远去美国,这是宋霭龄的条件之一。洁如,我明知这样做是过分了,但你如留在上海,这个交易就会告吹。你难道不了解我的苦心吗。

见陈洁如还是不松口,蒋介石又一次加码,说得非常情真意切。

“自今日起5年内,必定恢复与洁如的婚姻关系。如违反誓言,没有将她接回,祈求我佛将我殛毙,将我的政府打成粉碎。如果10年20年之内,我不对她履行我的责任,祈求我佛推翻我的政府,将我放逐于中国国外,永不许回来。”

当时的蒋介石是信佛的,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他实实在在做了回预言家。

有此毒誓,加上蒋介石为了坚定她的决心还以死相逼,最终陈洁如坐上了去往美国的轮船,途经日本时,日本报纸还登“蒋夫人搭轮赴美”的新闻,但船到太平洋后,无线电台广播了《蒋中正启事》:

“各同志对于中正家事,多有来函质疑者,因未及启蒙复,特此奉告如下———民国十年,原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两氏,本无婚约,现在与中正脱离关系。现除家有二子孙,并无妻女。惟传闻失实,易滋淆惑,特此奉复。”

这等噩耗让陈洁如几度意欲跳海,都被人拦下,平静下来后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从离婚的那一刻起,不断有记者找她询问内情,但她没有中伤过蒋介石,都以“无可奉告”搪塞。

留学的五年,她苦修英文、养蜂、园艺,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回国之后隐居在上海,抗战爆发就移居了重庆,后又回到上海。

期间也有蒋介石的政敌出重金试图让她说出蒋的丑闻,不过她都拒绝了。21岁被离婚,此后一生未复婚,她的心里始终还是有蒋介石的。

上海解放后,陈洁如被邀担任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1961年得周总理批准后移居香港。1962年蒋介石75岁生日之际托人送了封亲笔信给陈洁如,上书“曩昔风雨同舟的日子里,所受照拂,未尝须臾去怀。

后来她也写过回忆录,不过被蒋家父子多番阻挠,直到蒋氏父子去世后才得以出版。

1971年陈洁如在香港去世,享年65岁,临终前她还给蒋介石写了封信,让人见之心酸“30多年来,我的委屈惟君知之,然而为了保持君等国家荣誉,我一直忍受着最大的自我牺牲……”

陈洁如没有亏欠蒋介石,是蒋介石负了她,本来凭借样貌家世,嫁给其他人一样能过得很好,可惜。

来源:砚田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