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17:14 1

摘要:8月26日,自治区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贺州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

贺州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闻发布会现场。实习生 赵妤璐 摄

当代广西网讯(见习记者 蓝键 实习生 赵妤璐)8月26日,自治区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贺州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

“十四五”以来,贺州市聚焦“交通扩能、产业振兴、创新驱动、环境优化、绿色发展、人文交流”六个方面奋力攻坚,持续强化与大湾区的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努力在深化开放合作中探索贺州方案,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21年至2024年,贺州GDP年均增长6.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GDP增长7.2%,增速位居广西第2位。

在打通开放发展“任督二脉”方面。近年来,贺州市认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互联互通项目,开工建设连贺等6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3条,苍昭、平昭高速预计年底建成通车。至“十四五”末,将实现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目前,全市有3条高速直连大湾区,每天往返大湾区的高铁动车超100趟次,是全区第四个高铁直达香港的设区市。

在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方面。贺州市依托区位与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大湾区开展精准招商,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加快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与协同发展新高地。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项目864个,计划投资总额2779.98亿元,其中大湾区项目数量、计划投资总额分别占比52.43%、48.76%。

在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方面。贺州积极对接大湾区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围绕重点产业共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十四五”以来,全市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自治区级27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66.7%,获广西科学技术奖17项,累计登记科技成果877项。

在优化营商“软环境”赋能发展方面。贺州坚持以大湾区一流标准为标杆,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率先在广西实现市县两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覆盖,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和“一窗通办”等创新机制,审批提速达55.89%。创新引入“AI+”赋能,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9.58%。

在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方面。“十四五”以来,贺州累计新增植树造林123.4万亩,持续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提前完成“十四五”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加强生态保护,扎实推进“半边山”“一面墙”矿山、涉重金属和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整治,生态“伤疤”已成为发展的新名片。

在推动两地人文交流方面。近年来,贺州大力推动两地人员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互鉴,在全区率先开展粤桂跨区域协同立法,以2026年广西文旅发展大会为契机,推出“两广一家亲”等多项优惠政策。上半年接待游客总人数、游客总花费分别增长13%、14.1%,来自大湾区的游客占区外游客比重常年保持七成左右。

此外,贺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贺”战略,持续深化扩展与大湾区等发达地区高校、科研院所、高端智库合作,在创新平台建设、主体培育和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比较优势,贺州通过“筑巢引凤”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配套服务,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大湾区项目453个,占比52.43%,计划投资总额1355.53亿元。同时,积极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构建“超级工厂+供应链+终端门店+电商直播”全产业链供销模式,主动对接并全面融入大湾区建设,加快构建与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来源:当代广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