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进去一看,作者列举了几款不好用的产品,但总会“不经意间”提到某款产品特别好用,或者直接在评论区“补充”推荐某产品。
PS:文末福利,免费领取《3步搭建小红书选题库》。
你有没有刷到过这样的笔记:“千万不要买XXX!”“这几款产品踩雷了!”。
点进去一看,作者列举了几款不好用的产品,但总会“不经意间”提到某款产品特别好用,或者直接在评论区“补充”推荐某产品。
这种看似好心提醒的“避雷帖”,其实才是最高明的种草方式。
在小红书种草逻辑里,“真诚”是明面上的口号,“套路”才是暗地里的生存法则。当用户以为自己在做理性消费决策时,算法早已将人性弱点拆解成流量密码。
本期辰木就将揭秘小红书生态中五大闷声发财的种草套路,看品牌如何用“避雷种草”“黑话体系”“横测对比”“场景渗透”“差异化策略”等手段,将商品变成用户刚需。
Part 01
避雷贴种草
制造焦虑陷阱
1.核心逻辑:
消费心理学中的“损失厌恶”理论表明,用户对负面信息的敏感度是正面的2倍以上。
小红书上的“避雷贴”“差评笔记”正是利用这一心理,通过制造焦虑实现隐性种草。
2.典型操作:
标题党+封面暴击:用“XX面膜烂脸”“这些成分千万避开”等标题吸引点击,封面标注“避雷”“差评”等关键词。
无关痛痒的差评点:聚焦包装、物流等非核心缺陷,如“包装简陋但成分温和”,实际推荐竞品。
Part 02
关键词游戏
绕过算法监管
1.核心逻辑:
随着平台监管趋严,直接带品牌名和产品可能被限流。
于是品牌见招拆招,通过“昵称词+技术词+场景词”构建替代关键词体系,规避算法审核。
2.典型操作:
昵称词替代品牌名:护肤品牌用“发光瓶”“黑绷带”等昵称替代产品,家电品牌用“白月光”“霞光紫”等颜色名替代型号。
技术词强化差异:马桶品牌用“泡沫盾”替代“防溅水技术”,既规避平台对硬广的限制,又让用户在搜索 “马桶防溅原理” 时自然触达。
【辰木海川作为小红书官方服务商,基于丰富完备的营销工具及内容策略、全链路服务模式,目前已为珀莱雅、云鲸、Usmile、DR等多个知名品牌,实现长效健康生意生长的种草解决方案。】
Part 03
金字塔横测
对比中收割流量
1.核心逻辑:
选择3-5款同类产品进行对比,通过测试环节,让想要主推的产品在某个维度上脱颖而出。
最常见的套路是:推荐的产品往往处于中间价位,既不会让读者觉得太贵而望而却步,也不会因为太便宜而担心质量。这种横向测评满足了用户“一站式比较”的需求,降低了决策成本。
2.典型操作:
等级标签化:对标王者荣耀(王者/钻石/黄金)或奢侈品(顶奢/蓝血/小资)划分产品等级。
竞品抬轿术:将头部品牌放在金字塔顶端,自身品牌置于第二排,评论区引导讨论。
Part 04
场景渗透术
产品塞进用户生活
1.核心逻辑:
打造各种生活场景:“周末慵懒早晨”“周五夜晚护肤仪式”“周末野餐必备”“上班族快手早餐”......然后自然而然地把产品嵌入这些场景中。
这种场景化种草模糊了产品和生活方式之间的界限,让消费成为对理想生活的投资,让人更难抗拒。
2.典型操作:
空间场景绑定:将产品与特定空间强关联
厨房:空气炸锅 + “租房党必备神器”
卧室:投影仪 + “周末宅家仪式感”
情绪场景触发:针对“焦虑”“孤独”“治愈”等情绪设计使用场景
独处时:拼图 + “治愈系解压神器”
约会前:心机好物 + “约会翻包分享”
Part 05
抓住产品优势
匹配差异化策略
1.核心逻辑:
在小红书上,你展露自己的哪一面,就会抓住怎样的人群。所以先清楚自己有什么优势,想要获取什么样的流量。品牌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明确自身定位。
2.产品模式分类
货源优势型:大多是标品,没有差异,盈利多是通过极致性价比走量。这类产品以搜索词运营为主,通过关键词相同,但价格更低的策略,抓取性价比敏感型流量。
营销优势型:没有产品优势,也没有价格优势,就把自己包装成外国品牌。拍好看的图,吸引对视觉有更高要求的用户。
产品优势型:强项在于产品、技术研发,通过自身实力建立技术壁垒。这种产品适合找到自己的词路,用技术差异点去吸引用户。
小红书的种草套路看似简单,实则深谙心理学和营销学原理。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种草的艺术就是价值的艺术——真正好的产品,配上恰当的讲述方式,才能实现双赢。
辰木作为小红书官方服务商,基于丰富完备的营销工具及内容策略、全链路服务模式,目前已为珀莱雅、云鲸、Usmile、DR等多个知名品牌,实现长效健康生意生长的种草解决方案。想了解更多关于品牌打法的朋友也可以回复【502】领取《3步搭建小红书选题库》及1V1品牌/账号诊断资格。
来源:辰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