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7月份美团、淘宝闪购和京东被约谈后,外卖大战就已经开始走向减速阶段。8月1日,美团、淘宝闪购及饿了么、京东更是集体发文呼吁抵制无序竞争。
导语:巨头约谈后逆势入局,导流模式背后的留存战与自营猜想
快手给老铁们上外卖了。
从7月份美团、淘宝闪购和京东被约谈后,外卖大战就已经开始走向减速阶段。8月1日,美团、淘宝闪购及饿了么、京东更是集体发文呼吁抵制无序竞争。
甚至美团王莆中、京东许冉在接受采访时还特地强调要反内卷,淘宝闪购补贴也是“反内卷”式良性补贴,大家都是一副要偃旗息鼓,细水长流的姿态。
但恰恰这时,快手跳出来唱了“反调”,进军外卖市场。
近日,快手在本地生活页面中开设独立的“外卖”入口,快手的老铁们可以一边刷短视频,一边订外卖了,价格也处于当前外卖补贴战下的普遍水平。
要知道在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大平台当天,抖音生活服务官方还明确站出来表态:“聚焦在到店业务上,没有自建外卖的打算。”
那快手是出于什么考量,在这个敏感时期上线外卖入口?
一、流量焦虑下的存量思维
细究发现,快手虽然是上线了外卖入口,但实际体验下来下单时会跳转到第三方小程序完成交易配送。
也就是说,快手外卖更像是一个“外链”,本身没有涉及店铺和配送团队,仅仅是其他外卖平台的一个入口,有点类似618期间“红猫计划”中小红书的定位。
早在去年,快手就与美团续签了合作,并计划未来三年打造“百城万店”。
不过看起来快手也没打算只绑定在美团这一棵树上,在快手搜索“外卖”时,也会弹出来饿了么的广告链接。
在巨头们都在布局外卖,打造本地生活与即时零售入口的当下,手握7亿老铁的快手为何甘当“绿叶”?
首当其冲便是流量焦虑。
要说开这个外卖入口能给快手带来多大的GMV收益?那短期内基本是没戏了。
外卖大战都惨烈到几块钱喝奶茶、吃一顿饭了,短期都是赔本赚吆喝,哪里有什么盈利角度。
现在的外卖大战,本质上不再是短期盈利的打法,而是流量打法、入口打法。
就像阿里,明明手下有饿了么,但核心推广的是淘宝闪购,饿了么除了提供店铺资源、出配送团队外,有时候还要提高些价格当僚机,同产品淘宝闪购更便宜,才能更好地往淘宝APP里引。
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流量思维。
抖音之前也不是没做过外卖,一方面临时很难拉起一支即时履约团队,另一方面巨额补贴跟他们竞争,可能赚的流量还不如自己主站。
外卖,它本身就不是个盈利业务,摩根大通发布的全球在线外卖行业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九家主流外卖平台预测利润率在1.5%~3.3%之间,算术平均值为2.2%。
快手自然不会单为了盈利赚点广告钱在这个敏感节点开设外卖入口,快手为的可能还是流量,但这个流量跟淘宝、京东不同。
相较于电商、外卖入口,短视频入口的快手显然更高频。但高频的快手当下面临着自身流量逐渐触顶,增长缓慢的问题。
快手2025年Q1平均日活跃用户达4.08亿,平均月活跃用户达7.12亿,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5.9%
这一数据在2024年Q1为3.94亿和6.97亿,也就是说,一年时间快手的平均月活只增加了0.15亿,增速已经放缓很多。
而截至2025年3月,抖音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突破10亿。
更雪上加霜的是,上个月抖音还把快手“周杰伦唯一中文账号”挖走了,我们之前也有讨论过周杰伦这个IP价值对快手的意义,失去这个入口,就意味着快手失去了一个能够吸引更加多元化的用户,进而为自己的流量矩阵增添更加多元的用户群,实现破圈的机会。
种种情况叠加,快手自然要找应对方法,外卖就是其中一种解题思路。
快手要的流量,是留存。
这种流量跟淘宝闪购、京东外卖的思维不同。
淘宝闪购、京东外卖的思维是将点外卖的流量吸引过来,因为电商频率不如外卖频率,开设入口与补贴,让消费者会因为点外卖的行为打开淘宝、京东。
而快手的思维不是让你点外卖时打开快手,而是点外卖时不用“离开”快手。
前者是一种引流打法,后者是一种留存打法。
快手显然也是知道自己的流量增速放缓,老铁社区文化的桎梏在哪,那么既然拉新不好做,那就尽量在留存上做文章。
老铁社区文化对拉新确实有影响,但黏性与潜力也是真给力。
2024年数据显示,快手电商用户月均复购率达4.2次,远超友商。
也因此对于快手来说,稳定自己社区,发挥自身优势更为关键,既然流量增长放缓,那就更好地服务自己的7亿老铁,稳住自身基本盘。
二、快手外卖、自营店下的变现探索
除流量因素外,开设外卖也反映了当下快手在盈利上的一些探索。
快手对本地生活的探索确实在加速。就像之前快手本地生活聚力大会提出的:“所有团购都值得在快手重做一遍”。
根据快手发布的2025Q1数据显示,2025快手一季度本地生活GMV同比快速增长,收入同比增长2倍。
本地生活收入增势看着确实很猛,但不能抛开基数谈增速。
2025Q1快手营收达326亿元,同比增长10.9%,净利润39.79亿元,同比下降3.4%,线上营销服务、直播和其他服务(含电商)收入对季度收入的贡献占比分别为55.1%、30.1%和14.8%。
也就是说电商、本地生活还有些别的收入,加起来只占15%不到。
抖音虽未公布2025Q1本地生活GMV,但结合2024年抖音本地生活GMV约5600亿元,同比增长81%,差距也存在。
所以对于快手来说,虽然当下营收还在上涨,但增速已经开始减缓。
2025年Q1快手的核心盈利项目线上营销增速从两位数降到个位数,从上一季度的13.3%降至8%。
核心盈利项目增速放缓,而电商与本地生活还是没完全成长为支柱曲线。这种情况下,快手有居安思危的焦虑是正常的,有焦虑才会有改变。
就像除了外卖外,电商方面快手也在做探索。
最近快手新增了“快手官方自营旗舰店”,其后台认证企业为成都品农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天眼查APP信息显示,该企业成立于2022年,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为快手成员,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外卖也好,自营电商也好甚至可灵AI也好,本质上都是快手在当下竞争中对自身未来变现、发展的一种探索。
但快手真的就安心只做一个外卖导流口?
外卖除了做平台、组配送团队外,也可以做店铺。
淘宝闪购和美团打得火热的时候,挑起外卖大战的京东在干什么?
在做七鲜小厨。
7月22日,京东正式宣布将投入10亿元现金,面向全国招募1000道招牌菜的“菜品合伙人”,并计划在3年内开设10000家七鲜小厨门店。
简单来说,就是京东自己做纯外卖店,虽然“打脸”了之前自己强调的“必须得有线下实体堂食店”的外卖门槛,但也算是明厨亮灶。
美团之前也搞过“美团明厨亮灶”的后台直播,也有“浣熊食堂”,都算是对外卖行业的新探索,打消顾客对纯外卖店的顾虑。
但这个领域,短视频平台更有优势。
你说直播那快手、抖音们可就不困了。比配送履约比不了,比直播那还不是手拿把掐。
说不准以后还会遇到老铁刷礼物让厨师给自己那份外卖“多加点辣”。
再者说比起拉起一支即时配送团队,开几家线下外卖店的支出成本和试错成本可低多了,京东做七鲜小厨初期才投入10亿,外卖大战哪个不是百亿起步。
而且这事对老铁社区黏性更高的快手而言,有独特优势。
相较于抖音,快手的用户明显在地域分布和城市分布上更为集中。
之前就有数据,2024年,辽宁省朝阳市的快手日活用户渗透率超过六成,快手全年在该市本地生活的GMV水平,同比猛增了466%。
快手完全可以根据重点城市、重点用户群喜好去推出相应的中央厨房式直播外卖,
那么像这种渗透率超高的城市,就可以作为快手的“试点”,做自己线下的“快手外卖店”。全程直播的模式老铁们也吃得安心。
而且比起京东的征集菜谱模式,快手更可以根据老铁数据反馈制定相应地区的菜谱,更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同时,也能保证SKU的合理性。
此外外卖业务也可以跟主站业务联合起来,做一些类似“探店快手外卖店”的视频、直播活动,老铁监督、老铁消费、老铁互动,不但能活用平台的留存粘性,还能进一步加深老铁社区线上线下交互,一举数得。
还有像一些快手本地网红美食店,也可以吸纳进快手外卖店网络,再也不用担心只看达人探店,自己吃不着了。
就像王兴此前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说的那般:“万物其实是没有简单边界的,所以我不认为要给自己设限。只要核心是清晰的”——我们到底服务什么人?给他们提供什么服务?我们就会不断尝试各种业务。
当下快手要做好的,就是经营好自己这7亿老铁社区,围绕这个核心,外卖也是有思路的。
毕竟有机会开花结果,谁又想只做绿叶呢?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
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来源:摩根商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