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15日,德赛西威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8月14日接待APS ASSET MANAGEMENT PTE LTD、Bernstein、BofA Securities、Capstone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Daiwa
2025年8月15日,德赛西威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8月14日接待APS ASSET MANAGEMENT PTE LTD、Bernstein、BofA Securities、Capstone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Daiwa等162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德赛西威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证券事务代表林洵沛,证券事务专员黄伊靖。调研接待地点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44亿元,净利润12.23亿元,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180亿元。在海外产能建设方面,已完成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战略布局,印尼、墨西哥工厂已贡献产能,西班牙智能工厂预计2026年量产。
据了解,报告期内公司智能驾驶业务营收41.47亿元,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产品矩阵优化升级,获多家车企新项目订单;智能座舱业务销售额达94.59亿元,第四代产品在多客户量产,还推出了第四代旗舰级和第五代智能座舱平台。
据了解,公司重视AI技术战略投入,计划扩建智能计算中心。把握技术迭代机遇,自研舱驾一体化方案通过验证。以AI为核心支撑,结合既有优势切入新业务,探索新兴领域打造新增长曲线 。
调研详情如下:
1、请介绍一下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44亿元,同比增长25.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增长45.82%;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过180亿元。
2、公司海外产能建设规划如何?
答:公司已完成德国、法国、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分支机构战略布局。2025年5月,公司在印尼地区开始贡献产能,强化了在东南亚地区的供应链韧性与交付能力;2025年6月,墨西哥蒙特雷工厂首个量产项目诞生,为美洲市场提供了更高效的本地化服务保障;西班牙智能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量产,为欧洲地区提供智能座舱、辅助驾驶领域的系列前沿智能化产品。
公司培育全球化与本地化融合的供应链网络,通过建立“强协同、共成长、共布局”机制赋能核心伙伴协同出海,并积极引入培育符合全球化布局要求的区域本土优质供应商,构建多元化、本地化的供应保障网络。面对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全球化布局,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双轮驱动,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持续巩固在全球汽车电子领域的领先地位。
3、请介绍一下公司辅助驾驶域控进展?
答:报告期内,公司智能驾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47亿元,同比增长55.49%。随着辅助驾驶技术的快速普及,城市NOA等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加速商业化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公司辅助驾驶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在辅助驾驶域控制器领域,公司继续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持续巩固行业领军地位,产品矩阵不断优化升级,全面覆盖多样化市场需求,从轻量级到高性能,以及舱驾融合产品等,全面覆盖不同级别车型技术需求。公司多款旗舰级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已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为小米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小鹏汽车、广汽丰田、吉利汽车、广汽埃安等多家知名车企提供配套支持,在持续获得客户的认可下,报告期内公司已获取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广汽埃安、东风乘用车等客户新项目订单。公司拥有多款轻量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适配中低至中高价位区间车型这一最大的细分市场,已获得广汽丰田、奇瑞汽车、TOYOTA等主流客户的新项目定点,将向更多客户进行推广。
4、请介绍一下公司智能座舱业务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答:报告期内,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凭借产品组合多元化、市场延伸策略持续拓展新客户、新市场,保持业务持续增长。2025年1-6 月,公司智能座舱业务销售额达到 94.59 亿元,同比增长18.76%。
公司第四代智能座舱已在理想汽车、小米汽车、吉利汽车等客户规模化量产,并持续获得广汽乘用车、吉利汽车、广汽埃安等客户新项目订单。在第三代轻量级座舱域控平台、第四代高性能座舱域控平台规模化量产下,公司推出第四代旗舰级智能座舱域控产品,该产品在兼顾性能的同时,通过精益设计、简化的线束、高度集成等特点使域控平台的成本更具优势,将加速座舱域控向全层级车型渗透,目前已在奇瑞汽车配套量产,并持续开拓与获取国内外领先车企新项目订单。站在‘软件定义汽车’和‘AI定义汽车’的新拐点,公司推出第五代智能座舱平台,作为旗舰级平台,第五代智能座舱面向 AI时代出行需求,将重新定义智能座舱性能基准,为出行体验开创全新维度,驱动汽车智能化加速迈向AI时代,目前已获得理想汽车新项目订单,并获得多家全球顶级主机厂的高度关注。
5、请介绍一下公司核心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答:公司高度重视对AI技术的战略投入,为满足AI技术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公司计划使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的募集资金扩建智能计算中心,为智能化产品开发及人机交互、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模型等前沿算法研究提供核心算力支撑。在AI与5G驱动的产业浪潮下,公司敏锐把握从2022年的高速NOA到2024年的城市NOA再到2025年全场景车位到车位(D2D)的技术迭代与市场下沉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辅助驾驶“标配时代”机遇,并率先突破技术瓶颈——自研舱驾一体化方案通过实车验证,在上海复杂路况中以基础配置攻克闸机通行、无保护左转及高效变道等痛点,实现高速/城市领航辅助及记忆泊车全功能覆盖。
AI技术作为研发的核心支撑,叠加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与体系化能力,助力公司高效开拓战略新领域。公司在坚定稳固核心主业根基的同时,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前瞻性地布局具有战略意义的新产品与新业务领域。通过充分利用并激活既有的成熟车规级供应链资源与技术底蕴,高效整合现有技术、生产能力和合作伙伴网络,使得公司能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切入新业务,快速在新领域形成竞争力。基于此,公司积极探索智慧交通、无人配送、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打造未来持续发展的新增长曲线。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