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酒泉市西连库姆塔格沙漠,东接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境内有重点风沙口60个,是甘肃省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市州,拥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4个、4.3万平方公里,祁连山国家公园三分之一在酒泉境内,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
酒泉市西连库姆塔格沙漠,东接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境内有重点风沙口60个,是甘肃省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市州,拥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4个、4.3万平方公里,祁连山国家公园三分之一在酒泉境内,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甘肃,都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祁连山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酒泉市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按照“南护水源、中兴绿洲、北拒风沙”的总体思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抓好祁连山国家公园保护,实施祁连山北麓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不断增强祁连山区水源涵养补给功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加强重点风沙口治理,深入实施防沙阻沙锁边“四大工程”,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138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486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625万亩,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大力实施深度节水极限节水,加强水资源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严控地下水开采,不断深化水权改革,实施阿克塞生态保护及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峡口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454项,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酒泉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
酒泉市依托“天地空”一体化监测平台,建立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监管体系,祁连山生态保护成效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获评优秀等次。着力保护祁连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严格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政策,累计实施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36个,完成生态治理并退出区域矿业权52宗,恢复湿地3000余亩;扎实开展“清风”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伤害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雪豹、赤狐等珍稀动物高频出现。
酒泉市攻坚治理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四类大气污染源,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较“十三五”末提高6.3%。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11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11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7年达标率100%。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水权、水价、水管体制“三项改革”,农业年节水量超6000万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3%,万元GDP用水量较“十三五”末下降25.3%。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较“十三五”末提高23.1%、达5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8个百分点,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安全可控。
酒泉市坚决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大力实施“三北”六期工程,累计投入防沙治沙资金15.8亿元,完成营造林138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625万亩、沙化土地治理486万亩。聚焦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治沙产业,在绿洲内部和沙漠边缘规模种植枸杞、葡萄等特色林果56.6万亩,科学接种肉苁蓉20万亩、锁阳5万亩,实现了防风固沙与促农增收的双赢效果。
编辑:赵瑾
审核:裴菊萍
来源:酒泉日报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