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基层治理的灵魂,新风是乡村振兴的底色。新湖农场立足"棉花之乡"资源禀赋,精心打造"棉花之乡·幸福新湖"文化品牌,通过系列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文化是基层治理的灵魂,新风是乡村振兴的底色。新湖农场立足"棉花之乡"资源禀赋,精心打造"棉花之乡·幸福新湖"文化品牌,通过系列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文旅融合,激发发展新活力
农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成功举办首届文化旅游季,全年开展48场特色活动。这些活动紧扣"棉"主题,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融合,从棉田丰收场景再现到民俗技艺展示,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据统计,旅游季累计接待游客23.3万人次,网络点赞量突破100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播的双赢。这种将地方特色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优势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二、文体并举,凝聚基层正能量
通过承办全国县域足球赛事等体育活动,农场不仅完善了体育设施,更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赛事登陆央视体育频道,展现了新时代农场的新风貌。如今,运动健身已成为农场职工的新风尚,促进了邻里和睦,培育了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这表明,文体活动的深入开展能有效增强基层凝聚力。
三、品牌引领,打造文化新名片
威风锣鼓队在师市大赛中夺冠的经历,生动诠释了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性。160余名队员的坚持排练,不仅提升了表演水平,更增强了群众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自发组织、自愿参与的文化活动模式,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四、文化浸润,提升群众幸福感
随着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农场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周末带孩子参加民俗体验、观看文艺表演,已成为许多家庭的优先选择。这种变化表明,优质文化供给不仅能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更能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新湖农场的实践启示我们: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搭建参与平台,让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就能使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的"硬支撑"。建议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新湖经验,让文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此实践成果展现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期待更多地区分享交流优秀经验,共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来源:骆驼刺杨新疆葡萄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