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蜿蜒在北纬37°的黄河故道,用千年泥沙沉积出独特风土,孕育着山东葡萄酒产业的原生力量。11月10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上,德州奥德曼葡萄酒庄有限公司(下称“奥德曼酒庄”)董事长徐义接受了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从产品创新、产业赋能
蜿蜒在北纬37°的黄河故道,用千年泥沙沉积出独特风土,孕育着山东葡萄酒产业的原生力量。11月10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上,德州奥德曼葡萄酒庄有限公司(下称“奥德曼酒庄”)董事长徐义接受了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从产品创新、产业赋能、文化深耕到国际布局,全面拆解企业发展逻辑,为山东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区域优势赋能产品核心竞争力
“黄河故道赋予的风味优势,是我们区别于其他产区的关键。”如何打造差异化产品竞争力,是当下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徐义对此作出了解答。他指出,奥德曼酒庄通过品种筛选与品质提升,将风土优势转化为竞争力,成功在山东本土市场与国内其他产区的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突围。
酒水消费理性化、场景小型化目前成为国内发展总趋势,奥德曼为应对这种消费变化,一方面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精准对接不同消费层次人群;另一方面推出满足不同人群个性化口味需求的差异化产品,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
同时,徐义指出,山东产区作为葡萄酒的主产区,近年来一直缺失品牌传播,但山东海岸和内陆两大葡萄酒产区都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就此他提出了形成产业合力的建议,包括借助政策推动品牌建设、加强行业企业交流、引导本土消费等措施促进山东葡萄酒品牌打造。
挖掘本土文化,探索中西合璧路径
中国葡萄酒产业正经历从品质对标向文化引领的转型,尤其在讲好本土葡萄酒故事、深化与消费者情感链接方面。就目前中国葡萄酒较为低迷的消费市场来看,挖掘中国本土葡萄酒历史,提升国产葡萄酒文化认同度已刻不容缓。“中国葡萄酒应双线并行——既要精进西式酿造技术,更要挖掘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本土历史,让消费者感受‘中国味道’的传承。”徐义说道,奥德曼挖掘并复原了鲁西北黄河故道本地流传的清代乾隆年间的耆红古法葡萄酒工艺,颠覆消费者对“葡萄酒=西方文化”的认知。
从风土筑基的质量把控,到市场适配的精准调整,从产业协同的责任担当,到国际出海的价值输出,奥德曼的发展路径深度契合山东企业发展新阶段。未来,随着产区品牌建设与文化深耕的推进,鲁酒有望在国内国际市场重塑竞争力,续写中国葡萄酒的“黄河故道新篇”。
来源:经济导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