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红奶茶的祖师也茶颜悦色在网上的口碑越来越差,消费者的骂声也越来越大,但是它的销量却始终未减,当年在长沙的街头,想要买一杯茶颜悦色的奶茶需要排队三个小时,有些外地旅客甚至花费200元找黄牛代购。
大家好,厉叔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为什么网红奶茶的祖师爷茶颜悦色口碑越来越差了。
网红奶茶的祖师也茶颜悦色在网上的口碑越来越差,消费者的骂声也越来越大,但是它的销量却始终未减,当年在长沙的街头,想要买一杯茶颜悦色的奶茶需要排队三个小时,有些外地旅客甚至花费200元找黄牛代购。
就是这样一家爆火的奶茶店,一走出长沙,无论是在武汉还是苏州,热度就迅速消散了,即便开店的当天有排队,但是也不像当年那么疯狂了,不少消费者走进店里后都失望而归,说的最多就是这不就是一杯普通的奶茶吗。
一直到2025年,对于茶颜悦色的讨论风向彻底改变了,热搜从打卡与经验变成了排队难、服务差、薪资低、核销流程复杂、涉嫌擦边营销、员工薪酬争议等等诸多负面话题。但奇怪的是,面对铺天盖地的谩骂,这家奶茶店始终红火,在2023年的时候。品牌门店已经突破了700家,单年的净利润接近5亿元,平均一家店的盈利能力远远高于同行。
在人们诧异的时候,有人意识到,这家奶茶店所使用的并不是饮品行业的逻辑,而是一整套流量生意,产品只是入口,真正的核心在于制造排队的景象、制造社交传播的素材和热搜事件。
2024年,苏州一家新开的门店再次成为了典例,当天的队伍从门口一路排到了街口,有网友做了实测,从苏州出发、坐地铁、买票、乘坐高铁到无锡再换地铁去别的地方买奶茶,一共用了两个小时,竟然比现场排队还快了半个小时。
茶颜悦色的核销体系也早已不是普通门店的操作逻辑,顾客需要排队预检、核销、再次排队、等待叫号、听员工喊口号,最后才能取奶茶。
在这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在消耗顾客的时间和精力,却又有一种被设计好的“仪式感”,消费者从主动消费变成了被牵引的参与者,在一次次操作中,逐渐完成从“买奶茶”到“打卡社交货币”的身份转变。
许多人对这个现象感到不解,为什么要把一个本可以方便快捷的流程做得如此复杂?其实答案就在于,这种复杂本身才是产品的一部分。那些需要等待和坚持的流程,能筛选出真正愿意投入时间的高粘性用户;仪式感能制造谈资,成为社交圈内的传播利器;而围绕争议和排队展开的讨论,则能将品牌送上热搜榜单,实现零成本的曝光。
这种营销思路已经不再局限于饮品本身,而是完整转向了一场注意力的收割游戏,而当其他奶茶品牌还在研发新品、优化原料时,茶颜悦色早已在研究社会心理学、流量裂变、乌合之众等理论,目的是让“被骂”也能成为一种获利方式。
茶颜悦色每次新店开张,总有三件事重复上演:黄牛排队、现场混乱、提前闭店。人们以为这是人气太高,实则是人为控制节奏。一个成熟的奶茶品牌对开业首日的客流量评估并不难,排队也可以通过调整人手、优化流程缓解。但茶颜悦色似乎更愿意放任混乱,利用由此带来的吐槽与曝光。
甚至在回应“人手不足”问题时,它也不忘打造“原汤原味”的人设。新店员工由长沙本部调派,理由是本地人做不出“正宗口感”。这种说法与其说是出于质量把控,不如说是继续维持品牌的“稀缺性”和“原生地滤镜”。
另一方面,关于员工薪资待遇的争议也不断被推上风口浪尖。频繁有员工爆料称工作强度大、待遇偏低,甚至部分门店人员离职率居高不下。但品牌方对此往往选择沉默或模糊回应,继续维持外界对“排队=火爆=成功”的错觉。
当门店成为流量窗口后,茶颜悦色的营收来源也逐步转向周边文创、预制饮品和零食产品。它早已不满足于做“长沙特产奶茶”,而是全方位地扩展产品线,在包装、命名、内容设计上下足功夫,围绕茶文化打造出一整套“茶颜宇宙”。
例如官方商城的茶叶礼盒销量超过100万件,其他如面包丁、奶茶粉、罐装饮品、茶具、手提袋等周边产品也卖得火热。文创利润远高于奶茶本身,更关键的是,它不需要店面、员工、租金,也不需要处理顾客现场情绪。在这一套高度标准化、可复制的预制体系中,只需一条生产线和一个仓库,就能持续出货。
在这种营销模式下,产品的口感是否保留已经不重要了,有消费这反映了预制奶茶不如门店新鲜,但是在品牌方的语境里,产品体验早就已经退居其次了,曾经在门店听到的“不要打包哦,会影响口感”,与电商平台上大批发售的料理包形成了强烈对比,标准化、低成本、高利润成为了真正的考量。
如今的茶颜悦色已经不再是一杯普通的奶茶了,它是一整场的营销结构,一套舆论引导的策略,一种流量变现的机制,在长沙本地,它依靠文化认同来吸引流量,在外地,它依靠排队场景制造打卡冲动。
从最初的奶茶祖师到如今的全民吐槽,茶颜悦色的销量始终未减,店里排队的终点不是收银台,而是热搜榜,而热搜的尽头,则是电商链接、快递单号和一张张订单。
对于很多人来说,等奶茶的时候,时间在流逝;而对于茶颜悦色来说,流量在上涨,收入在变现,市场在扩大。而你,或许早已不只是顾客,而是这场剧本中的一位演员。
厉叔认为,对于茶颜悦色这种只依靠流量来营销的运作方式是不长久的,想要生存下去就应该要从自身做起,而不是依靠外界的流量来营销,对此你们认为呢?
来源:厉建林医生通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