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演绎“有戏有味”精彩五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4:39 1

摘要:蓝图绘就,落地有声。“十四五”即将收官,兰溪的发展图景如何从规划转化为身边的鲜活变化?即日起,本报推出“身边新变化·兰溪‘十四五’”主题报道,以“部门‘数说’+群众‘话说’+记者‘评说’”的形式,聚焦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教育提质等重点领域,记录发展历程,讲述鲜

编者按:蓝图绘就,落地有声。“十四五”即将收官,兰溪的发展图景如何从规划转化为身边的鲜活变化?即日起,本报推出“身边新变化·兰溪‘十四五’”主题报道,以“部门‘数说’+群众‘话说’+记者‘评说’”的形式,聚焦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教育提质等重点领域,记录发展历程,讲述鲜活故事。

“十四五”期间,兰溪文旅美食产业高歌猛进。五年耕耘,一串串鲜活的数字,记录下产业发展的坚实步伐;一个个温情的故事,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温度,让“兰溪日子,有戏有味”的名片愈发鲜亮。

部门“数说”:文旅动能澎湃,美食香飘四方

“十四五”收官之际,回望兰溪文旅产业,一幅量质齐升、活力迸发的发展图景跃然眼前。市场的热度,直接体现在游客的脚步上。记者从市文广旅游体育局了解到,今年1至9月,全市接待全域旅游游客778.8万人次,同比增长11.2%,位列金华第三;过夜游客达329.2万人次,同比增长19%,稳居金华首位;全域旅游综合收入68.89亿元,同比增长10.74%,位列金华第三。今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105.98万人次,同比增长5.58%,游埠古镇和天下江南景区表现突出,在金华市监测的100家景区中游客接待量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八。

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全域旅游格局成型。兰溪连续7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百强县,2025年位列第28位,成功创建浙江省4A级景区城,全市16个乡镇(街道)实现省3A级及以上景区镇全覆盖。景区村总数达205个,覆盖率达62.7%。“十四五”以来新增国家A级景区4家(累计达9家)。乡村旅游多点开花,拥有105家农家乐、37家星级农家乐、11家等级民宿,其中10家入选“浙韵千宿”。露营、滑翔伞等15个新业态涌现,“兰溪日子,有戏有味”文旅IP登陆央视,斩获百万级播放量。

产业活力最终转化为民生福祉,文旅繁荣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共富。诸葛八卦村以“文保+共富”模式,2024年接待游客24.43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1600万元;王家村“白露有约”民宿品牌形成集聚效应,2024年接待游客8600人次,实现收入460万元。

文化体育惠民成效显著,公共服务能级提升。建成284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1家城市书房、8家文化驿站,多项服务案例入选省级优秀,文艺创作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市体育中心完成升级改造,体育场看台容量增至5000座,配套1133个停车位,露天泳池升级为室内恒温泳池并增设儿童娱乐设施,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当文旅的脚步愈发坚实,兰溪的另一张金名片——美食,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来自兰溪市美食发展中心的数据表明,自2021年下半年启动美食统标店打造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已建成300家兰溪美食统标店,为“兰溪味道”树立品质标杆。五年间,累计培训美食行业人才7816人次,培育中式烹饪师1323人、中式面点师4313人,汇聚了46名烹饪大师(含国际烹饪大师2名、中国烹饪大师16名、中国烹饪名师2名、浙江烹饪大师8名、浙江烹饪名师1名)。地标美食品牌持续升级,兰溪共有16道美食入选“味美浙江·百县千碗”1000道风味美食名录,数量高居金华首位;近三年更有6项美食入选浙江地标美食名录,居金华各县市第二。

群众“话说”:小生意见证大变化,老味道飘出新香气

宏观的数据,勾勒出发展的轮廓。而微观个体的亲历故事,则为这幅画卷填充了最生动的色彩。

在游埠古镇,早茶的烟火气里升腾着文旅融合的勃勃生机。“2021年开店时,就看中了游埠文旅发展的潜力。”游埠小馆负责人姜林青是五年巨变的见证者,小店的小吃种类从十来种增至三十多种,员工从四五人扩展到忙时的三十多人,营业额较五年前翻了两番,“现在生意最好时一天营收三四万元,很多外地游客专程来感受这里的早晨。”更让他感慨的是古镇业态之变:“以前主要是早茶店和酥饼店,现在酒吧、民宿、旅拍、手工艺品店纷纷入驻,古镇越来越多元,也越来越有味道。”

“游客的体验需求在不断提升,我们的服务也要跟着升级。”天泰·永安里民宿店长小梅说,“现在过夜的游客越来越多,民宿的生意也跟着越来越好,节假日基本满房,平日入住率也能达到60%以上。”随着游埠客流量持续增长,整个民宿业态更注重服务品质。“镇里会定期组织培训,帮助我们提升服务水平,确保给游客最好的体验。”

兰溪美食的“出圈”故事正不断涌现。金刚面馆主理人章国峰深感当地对美食的推广让店铺之路越走越宽。这家经营了十一年的老店,近五年搭上了产业发展的快车。“牛肉面有了统一标准,外地游客一眼就能识别兰溪特色。加上我们在每年面王争霸赛上多次获金奖和名师荣誉,名气越来越大。现在节假日单日能卖三四百碗,外地游客占了大半,生意比以前好太多了。”章国峰表示,为贴合年轻人口味,不少面店不断创新,拓展腰花、黄鳝等多样浇头,让老味道焕发新活力。

当美食赋予文化灵魂,吸引力便超越味蕾本身。“李渔文化和美食都是兰溪的金字招牌,结合才能走出特色。”李渔家宴主理人方俊涛表示。不久前,店里的“李渔神仙炖”暖锅入选2025全省“味美浙江·百县千碗”暖锅系列挑战赛十佳菜品。“政府大力支持美食与传统文化,不仅营商环境优良,还组织我们外出学习、参赛。”在李渔家宴,游客既能品尝特色菜,又能欣赏婺剧表演,上海、杭州、江苏等地食客纷至沓来,还有不少外国友人。“节假日必排队,大家不仅是来吃饭,更是体验兰溪文化”。

从一碗面到一桌宴,从古镇早茶到文化餐饮,这些鲜活的故事共同印证:兰溪的文旅与美食,已深度融入城市发展与百姓生活,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日常美好。

记者“评说”:兰溪日子,一场韵味悠长的精彩大戏

“十四五”以来,兰溪文旅与美食产业交出亮眼答卷。这背后,既有部门精准施策、市场主体积极作为,更有群众共享的幸福滋味。

数字印证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全域旅游布局、夜间经济培育、美食统标店建设、人才梯队打造,各项举措紧扣“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推动文旅从观光转向深度体验,让美食从日常消费变为文化标识。


群众的讲述更显发展温度。游埠的早茶不止于“早”,更融入了摄影、民宿等新体验;一碗牛肉面不止于“饱”,通过统标和竞赛,提升了品质,塑造了品牌;一席李渔家宴不止于“餐”,更成为展示兰溪人文历史的窗口。这种融合,让文旅体验有了厚度,让美食产业有了高度。

如何深耕文化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旅产品?如何强化“兰溪味道”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是下一阶段的探索课题。但无疑,兰溪的日子因文旅而精彩、因美食而温暖。当游客怀揣“有戏有味”的期待而来,满载美好记忆而归,兰溪的故事便在来来往往中,续写着新的篇章。

(来源:兰江导报 记者 汪雪吟)

来源:兰溪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