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限履历,唯能力论!” 广汽集团官网一则总经理招聘公告,让汽车圈炸了锅。没有条条框框的资历限制,只明确要求 “懂智能化、善抓国际化、能控成本”,再配上 “百万年薪 + 股权激励” 的筹码,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家前三季度亏损 43.12 亿的车企巨头,是真的急了
“不限履历,唯能力论!” 广汽集团官网一则总经理招聘公告,让汽车圈炸了锅。没有条条框框的资历限制,只明确要求 “懂智能化、善抓国际化、能控成本”,再配上 “百万年薪 + 股权激励” 的筹码,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家前三季度亏损 43.12 亿的车企巨头,是真的急了。
公告发布两小时,求职邮箱就收到上千封简历,其中既有特斯拉亚太区前高管,也有蔚来的技术负责人,甚至还有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总监。“广汽这是在打破传统车企的用人惯性。” 一位猎头直言,“放在五年前,这种级别的岗位只会内部提拔,现在公开‘海选’,足见转型压力有多大。”
招聘公告的评论区,两派观点吵得不可开交,恰是传统车企转型困境的缩影:
✅ “老炮掌舵才稳” 派:支持者拿出数据力证:“广汽丰田前三季度销量近 20 万辆,同比还涨 9.15%,靠的就是传统车企的供应链把控能力!” 有网友吐槽:“新势力高管来传统车企的,有几个能撑过一年?不懂主机厂的流程,只会瞎烧钱搞智能座舱。”
❌ “科技换血才行” 派:反对者直指痛点:“亏损 43 亿里,自主品牌占了大头!埃安虽然环比增长 18%,但比起理想单月破 6 万的销量,差距太大了。” 更扎心的是一位车主的留言:“我的传祺车机反应慢半拍,ADiGO 系统吹得厉害,实际连复杂路况都搞不定,再不用科技人才就晚了。”
这场争论早有前车之鉴:东风集团靠 “腾笼换鸟” 把岚图独立上市,股价一度暴涨 70%,靠的是 “传统积淀 + 市场化机制”;而某央企车企死守老团队,新能源车型三年没更新,如今市占率不足 1%。广汽的招聘难题,本质是 “守成” 与 “革新” 的生死抉择。
没人怀疑岗位的含金量,但更没人忽视背后的压力。从财报和行业动态看,新总经理一上任就得面对三大挑战:
智能化的 “补课压力”:虽然广汽 ADiGO GSD 系统号称覆盖 99.9% 道路,但实际用户投诉率高达 12%,对比华为 ADS 的 0.3% 投诉率,差距明显。更要命的是,与华为合作的 “启境” 品牌要明年才发布,而小米汽车已经月销破 5 万,时间窗口越来越窄。国际化的 “抢滩大战”:广汽刚进入英国、波兰等欧洲市场,计划 2026 年交付车型,但特斯拉在欧洲的超级工厂早已满产,比亚迪也建了德国工厂。“人家是主场作战,广汽得从零建渠道,没有两把刷子根本打不开局面。” 行业分析师直言。成本的 “止血难题”: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 43 亿,自主品牌是 “重灾区”。反观东风把优质资产分拆上市,既盘活了存量又融到了资金,广汽如何优化资产结构、压缩成本,成了必答题。更棘手的是组织惯性。“传统车企部门墙太厚,搞智能驾驶要协调研发、生产、销售多个部门,效率比新势力慢一倍。” 一位从广汽离职的员工透露,新总经理不仅要懂业务,更要会 “拆墙”。
广汽公开招聘的动作,看似是 “找人填空”,实则是向行业释放转型信号。比起 “选谁当总经理”,更值得深思的是三个行业真相:
用人惯性必须破:过去传统车企靠 “内部提拔” 维稳,但智能化时代需要跨领域视野。东风让岚图独立运作后,引入了大量科技人才,才实现连续 5 个月销量破万,这正是广汽需要的思路。资源整合要提速:广汽的 “朋友圈” 够豪华 —— 华为、宁德时代、京东全是巨头,但合作成果落地太慢。新总经理的关键任务,是把 “合作清单” 变成 “销量成绩单”,就像埃安 UT Super 要借京东渠道卖货,得尽快打通链路。估值逻辑要切换:港股市场对传统车企估值低迷,东风靠分拆新能源资产实现估值跃升,广汽手里的埃安、昊铂都是优质资产,如何让资本市场认可,考验新掌门的资本运作能力。就像网友说的:“广汽不缺技术和资金,缺的是把资源拧成一股绳的人。” 这场招聘,选的不仅是一个总经理,更是传统车企向科技公司转型的 “领航者”。
来源:四方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