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手机落在新疆乱石堆,3年后5000公里送还,双方当事人发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09:56 1

摘要:2022年7月,女孩纵贯在新疆乌孙古道徒步旅行,那地方特别偏僻,手机信号完全收不到,路上全是碎石坡,她走着走着,手机从口袋里滑落,一下卡进石头缝里,她蹲下去伸手去够,怎么也够不着,周围又找不到人帮忙,最后只好放弃,心想这手机肯定找不回来了,她连朋友圈都没发,就

她打算不再寻找那件东西,他却执意要归还,相隔千里的两个人,竟在机缘巧合下相遇,这事情实在让人感到意外。

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人们心里都有一杆秤,丢东西的人一直等着,总算没有白费工夫。

2022年7月,女孩纵贯在新疆乌孙古道徒步旅行,那地方特别偏僻,手机信号完全收不到,路上全是碎石坡,她走着走着,手机从口袋里滑落,一下卡进石头缝里,她蹲下去伸手去够,怎么也够不着,周围又找不到人帮忙,最后只好放弃,心想这手机肯定找不回来了,她连朋友圈都没发,就当它已经丢了。

没想到过了三年,在2025年11月的时候,那部手机竟然出现在她广东惠州的家门口,快递员敲了门,她打开一看就愣住了,发现这正是自己当年丢失的那一部,外壳已经发黄,还沾着红色泥土,她的第一反应是琢磨,谁会这么有空找到她这里。

其实捡到手机的是个深圳小伙子,叫陈晵,他在2025年7月也去乌孙古道徒步,走着走着,在同一个陡坡上看到石头缝里卡着一部手机,他捡起来一看,背面挂着张门禁卡,上面写着“惠州某小区”,他试了充电,手机能开机,但不知道锁屏密码,SIM卡拔出来发现已经注销,他没扔手机也没报警,只记下了门禁卡上的信息,想着以后有机会去惠州碰碰运气。

结果他真搬去惠州住了,到了2025年10月,他住进新房子,发现这个小区离他家只有四公里远,他骑上电动车过去,找到物业那边,把门禁卡的照片拿给工作人员看,物业一查系统,确实登记的是纵贯的名字,他就直接打电话给她,说她的手机已经找到了,没开直播,也没发抖音,就这么简单地把手机还回去了。

这件事挺有意思的,手机没有密码、连不上网、SIM卡也用不了,按理说根本找不回失主,但陈晵就凭着一张门禁卡,碰巧自己搬到了附近小区,专门跑了一趟物业中心,把东西交还回去,整个过程没靠大数据帮忙,没上热搜,也没让网友转发,现在很多人一遇到事情就想上网求助,其实有些时候,最直接的办法反而最有效。

2025年1月,一个七岁孩子在新西兰特卡波湖边玩耍时,把寒假日记本忘在石头上,本子只写了一篇日记,内容全用拼音写的。后来陆续有人捡到这个本子,他们既没有归还,也没有扔掉,反而在上面写留言,中文留言最多,也有英文、日文、韩文的,还有一位巴勒斯坦游客也写了字。有人写“加油学习”,有人画了个笑脸,还有人抱怨天气不好。后来这个本子变成了网红打卡的地方,游客看完上面的留言,还会塞一本新本子进去,让这个故事继续下去。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很有意思,一部手机被找回来,一本日记被大家传下去,手机是私人用的东西,日记本是大家一起看的东西,一个靠碰巧和地点相近,一个靠很多人参与和共同感受,它们都没有用高科技,全靠人自己想办法动手做,我觉得这说明技术再进步,有些事还是要靠人自己去做。

乌孙古道的石头堆和特卡波湖的岩石面,都不是景区里热门的打卡点,它们只是荒郊野外普通的石头,可偏偏这些没人看管的地方,成了信任的存放处,东西丢了不会被人偷走,也不会被扔掉,而是被别人捡到、记住并送回来,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人心里都明白,你丢东西不表示你就不要了,别人捡到也不代表他会占为己有,这种默契比任何算法都要准确。

人们总说人心不古,可到了实际中,还是有人愿意多走一步,陈晵没打算出名,小孩的日记本也没人收钱,他们只觉得应该归还的东西就得归还,至于怎么还、有没有人知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东西回到了它该在的地方。

来源:梨涡阿翠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