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626年那个血色清晨,李世民射向太子李建成的箭,其实瞄准了另一个人——史官颤抖的笔尖下,被彻底‘消失’的齐王李元吉,才是玄武门最大的输家…”
“公元626年那个血色清晨,李世民射向太子李建成的箭,其实瞄准了另一个人——史官颤抖的笔尖下,被彻底‘消失’的齐王李元吉,才是玄武门最大的输家…”
1. 被“降级”的政变主谋
宋代偶然出土的《大唐创业起居注》残卷显示:政变前夜,李元吉的齐王府兵力调动规模远超太子府(关键证据:洛阳出土的唐初调兵鱼符)
李世民登基后,官方记载将元吉丑化为“淫乱后宫”的蠢货,但敦煌文书中的民间野史却记载他“精于骑射,常与世民争锋”
2. 玄武门外的第二战场
玄武门激战同时,秦王府精锐突袭了齐王府,屠杀范围包括元吉所有成年儿子(甚至怀有身孕的妾室),而太子子女仅被流放
陕西昭陵最新考古发现:陪葬墓中的元吉子孙遗骨多有刃伤,与史书“赐自尽”记载严重不符
3. 史书最细思极恐的篡改《旧唐书》记载元吉死时24岁,但墓志铭显示他实际28岁——这4岁差距正好掩盖了他曾统率河东精兵的关键资历
贞观年间修订的《高祖实录》中,所有元吉参与的重要战役都被替换成李世民或虚构人物
•
“当代权力斗争依然在重复‘胜利者书写历史’的剧本:当某位高管突然‘因个人原因离职’时,我们是否也看到了现代版的‘李元吉式抹杀’?”
“如果李世民留下真实记载,唐朝会怎样?→ 关注解锁更多被封印的历史暗线”
来源:白云故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