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丨严颖:把“民声”揣兜里,把“实事”落心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09:01 1

摘要:从家长里短的琐碎,到关乎民生的政策,她用一次次贴心服务、一件件暖心实事,勾勒出一名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人大代表形象。这一幕,源于一次日常走访——刚到王阿婆家,严颖就注意到老人攥着身份证和医保卡申领表发愁。多次…

在广福桥村村民心中,严颖是出了名的“眼尖”“手快”。她总带着沉甸甸的代表职责走村串户,百姓的难事、愁事、卡脖子的事,逃不过她的眼,更能在她的努力推动下,得以解决。

作为李家巷镇广福桥村的村干部,严颖自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始终将百姓诉求放在首位。从家长里短的琐碎,到关乎民生的政策,她用一次次贴心服务、一件件暖心实事,勾勒出一名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人大代表形象。

“跑腿”记:一张卡,温暖老人心

“太好了!有了医保卡,我就不用麻烦孩子跑医院拿药。”王阿婆握住严颖的手,连声道谢。

这一幕,源于一次日常走访——刚到王阿婆家,严颖就注意到老人攥着身份证和医保卡申领表发愁。原来王阿婆腿脚不利索,不便去镇上银行办理医保卡激活手续。

“这事交给我!”严颖随即联系镇银行网点,说明情况并协调上门服务。次日,严颖又到王阿婆家中帮衬完成填表、录入、核验,办妥了业务。

推而广之,严颖想起村里需要类似帮助的人恐怕不少。她便带着记事本逐户走访高龄、独居、残疾老人,统计代办医保卡、公交卡等需求。随后的半个月,她跑银行、跑政务服务大厅,来回奔波,为多位老人办妥手续,并送卡上门。

在她看来,无论是倾听群众最细微的诉求,还是解决他们最急难愁盼的问题,都是本分之事。

“巧思”记:锣鼓声,新风润乡村

闲聊时,严颖察觉村民对婚事“既想热闹,又怕铺张”的矛盾心理。她没有止步于“听抱怨”,而是迅速转化为“找办法”的行动中。

思前想后,她萌生了组建“村嫂锣鼓队”的念头,用热闹的锣鼓的声取代繁琐仪式,既不减喜庆,又为大家减负。随即,她将该建议上报至镇人大。得到肯定答复后,她与其他代表、民情观察员一起,上门动员村里会敲锣打鼓的村民,诚心劝说、耐心解释,最终,队伍从最初的6人扩充到13人。

如今,这支锣鼓队已成为广福桥村移风易俗的一张名片。谁家办喜事,她们主动上门助兴;现役军人立功,她们敲锣打鼓报喜。既省开支,又添仪式感,深受村民欢迎。相关事迹还被多家媒体报道,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队伍”。

就是这般小切口创新,回应了群众关切,也生动体现了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桥梁作用。

“守护”记:健康事,贴心办到底

健康是民生之基。每年农民体检和流感疫苗接种期间,是严颖最忙碌的时候——提前在宣传栏、微信群发通知,还提着喇叭下村播报提醒。体检当天,她还得在现场协助老人取号、引导科室,全程陪护。“有她在,我们就不慌。”村民们的认可,被严颖视作最珍视的“勋章”。

随着新建小区幸福里的入住人口增多,严颖又注意到新问题:一些老人反映,“搬进新房,量血压反而不如以前方便”。

严颖把“念叨”放在心上,与村卫生服务站反复沟通,提出在小区定期开展健康服务的建议。多次商量后,她以“我负责通知和组织”的诚意打动了院方,确定了“健康服务日”机制。如今,每到服务日,她都会提前通知、现场协助,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健康咨询和基础检查。

除此之外,她还结合走访调研所获,以代表身份建言献策、助力政策优化。先后向县人大提交了《关于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的建议》《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健康体检考核任务的议案》,推动健康服务从“贴心服务”向“制度保障”延伸。

“帮一人”到“惠一群”,“解一难”到“疏一类”。严颖始终以人大代表的敏锐和务实,将村民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她把“民声”揣进兜里,把“实事”落到心上,用行动诠释“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深厚内涵。

审核:茆琪辉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