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意见稿杀到!新能源汽车+辅助驾驶的6个“安全枷锁”即将落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04:49 1

摘要:2026新能源汽车安全新规意见稿全解析,这些保命要点提前记牢。2026年年底将落地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新规,针对新能源汽车与辅助驾驶安全漏洞推出多项硬核要求,8年未修订的标准或将迎来全面升级。

2026新能源汽车安全新规意见稿全解析,这些保命要点提前记牢。2026年年底将落地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新规,针对新能源汽车与辅助驾驶安全漏洞推出多项硬核要求,8年未修订的标准或将迎来全面升级。

本次新规是2017年后首次重大修订,直面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普及带来的安全隐患。从目前征求意见稿来看,所有条款均围绕实际用车风险制定,预计2026年底正式实施,车企需提前适配,车主需尽早了解以避免用车踩坑。

1. 单踏板模式规范:再生制动减速度上限设为0.8m/s,避免松踏板时猛减速,保留驾驶员刹车操作肌肉记忆。

2. 误踩加速防护:车辆静止或蠕行时,自动检测误踩加速操作,立即抑制动力输出并发出声光提示。

3. 娱乐系统管控:车速超10km/h时,驾驶人侧显示屏自动关闭娱乐影像播放及游戏功能,杜绝分心驾驶。

4. 电池安全强化:动力电池需符合GB 38031标准,车身配备定向泄压与压力平衡装置,降低热失控风险。

5. 三电数据可追溯:OBD诊断接口支持读取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的运行及故障数据,便于故障排查与事故分析。

6. 充电口安全防护:充电时检测到电流异常或短路,立即切断电源并发出明显提示,防范充电安全事故。

1. 严格激活条件:需满足驾驶人系安全带、脱离检测功能可用、系统无失效、未超出运行范围、自动紧急制动开启等条件方可激活。

2. 驾驶员全程监测:新增手部脱离检测与视线脱离检测,异常时触发警告并逐步退出辅助驾驶。

3. 限定授权使用:需通过生物识别或账号登录验证驾驶员培训资质,杜绝未培训人员违规使用。

4. 优化退出提示:系统退出时需通过声光触觉三重信号提醒,确保驾驶员及时接管车辆。

5. 细化说明书要求:说明书需包含16项辅助驾驶相关细节,覆盖激活、操作、故障处理等核心内容。

6. 恶劣天气降权:暴雨、大雾等天气下,辅助驾驶自动降低功能等级或直接退出,规避路况误判风险。

1. 零百加速默认限制:上电/点火后默认百公里加速≥5秒,支持手动调整恢复性能。

2. 车门逃生双保险:事故时非碰撞侧车门自动解锁,内外均保留机械解锁把手,无需工具即可开启。

3. 刹车优先原则:刹车与加速信号同时触发时,系统优先响应刹车,杜绝操作冲突风险。

4. 防误挂挡设计:行驶方向转换需双动作操作,或仅在车辆静止/低速时通过安全装置完成切换。

5. 车机夜间模式:夜间自动降低屏幕亮度,支持手动调节,避免强光影响视线。

6. 胎压实时预警:新增轮胎压力异常声光提示,及时规避爆胎风险。

7. 儿童锁双重防护:保留手动开启功能,新增电子锁定模式,防止儿童误触开门。

8. 后备箱应急逃生:标配后备箱应急拉环,支持内部快速开启,增加极端场景逃生通道。

9. 喇叭音量下限:明确喇叭最低音量标准,保障紧急情况下警示效果。

10. 后视镜防眩目标配:内外后视镜强制配备防眩目功能,避免夜间远光干扰。

1. 加速性能限制不影响实用:仅默认状态受限,手动调整即可恢复,不削弱新能源汽车性能卖点。

2. 非一刀切设计:条款预留灵活空间,车企可通过调整设置、加装装置适配,车主适应操作习惯即可正常使用。

3. 成本影响可控:短期车企适配可能导致购车成本小幅上涨,但长期事故减少或降低车险保费,整体用车成本更合理。

1. 购车选车重点:优先选择配备机械解锁车门、误踩加速抑制、三电数据可查、辅助驾驶驾驶员检测、定向泄压电池的车型。

2. 用车习惯调整:摆脱单踏板依赖,养成主动刹车习惯;使用辅助驾驶时保持手在方向盘、眼盯行驶路面;杜绝开车时使用娱乐功能。

3. 定期自查项目:每月检查车门机械把手有效性、轮胎胎压、电池接口紧固性、辅助驾驶检测功能灵敏度。

新规本质是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划定安全红线,提前适配调整,既能顺利应对年检,更能全方位保障行车安全。建议收藏本文并分享给车友,共同规避用车风险。

来源:热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