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书写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新答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04:45 1

摘要:“这是数智化烹饪一体机,可以根据食材的科学配比做出健康的菜肴!”11月10日,在“大健康·湾区行”优质健康产品展上,一位机器“大厨”不断施展厨艺,吸引众人围观品尝。展厅内产品琳琅满目、参观者络绎不绝,展厅旁则是“大健康·湾区行”公益大会会场。

转自:团结报

□本报记者 万李娜 靳祖保 特约通讯员 郑蔼娴

“这是数智化烹饪一体机,可以根据食材的科学配比做出健康的菜肴!”11月10日,在“大健康·湾区行”优质健康产品展上,一位机器“大厨”不断施展厨艺,吸引众人围观品尝。展厅内产品琳琅满目、参观者络绎不绝,展厅旁则是“大健康·湾区行”公益大会会场。

11月10日至11日,由民革广东省委会、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大健康·湾区行”公益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大会邀请多方人士聚焦“健康饮食”和“生物医药”两个重点领域进行交流分享,为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参考,为大湾区乃至全国大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十五五”规划建议就加快健康中国建设重点部署了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本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共同探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次实践:

广东民革助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全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317.43亿元,药品生产企业数量、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总市值均位居全国第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万亿元,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丰富的健康食品;大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培育和打造健康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更好满足人民健康消费需求……当前,稳居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第一方阵”的广东,将生物医药与健康列为大力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

民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长期关注支持康养产业发展。“作为参政党地方组织,民革广东省委会立足界别优势,聚焦健康广东建设,特别是农业农村发展、中医药保护传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健康饮食及粤港澳医疗合作等多项重点工作建言献策,为筑牢健康中国根基贡献智慧力量。”民革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主席程萍表示。

今年9月26日,民革广东省委会依托民革高层次人才、联系人士及党外专家学者,成立大健康发展、“四链”融合发展、人工智能发展3个研究院,作为省委会开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智库。

其中,大健康发展研究院聚焦现代农业、银发康养、前沿医学等核心板块,通过调查研究和集体讨论等,结合本土实践经验为民革广东省委会参政议政提供适配性策略建议,提升参政履职质效。

程萍表示,今年恰逢民革广东省委会成立70周年,“大健康·湾区行”公益大会是系列庆祝活动之一。大会举办开幕式、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公益捐赠、平行论坛、书画展、优质健康产品展等系列活动,是民革广东省委会助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

一个窗口:

展示健康产业科技创新成果、传播前沿健康知识

今年9月25日,程萍一行赴广州国家实验室拜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并座谈交流。钟南山表示,非常乐意探讨合作新模式,将前沿的医学健康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社会大众,携手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努力和贡献。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科技创新是守护健康的关键力量。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很丰富,是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理想热土。”11月10日大会开幕式上,钟南山通过视频表示。

大会上,多位院士、专家围绕大健康领域热点问题分享前沿观点、开展思维碰撞。大会还设置两个平行论坛,“健康饮食的产业革命”论坛聚焦提供更加天然、营养、丰富、优质的农业产品,让科技赋能“一粥一饭”;“再生医疗的湾区突围”论坛聚焦利用科技手段创新医疗模式、提高生命质量,推动科技创新与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大湾区抢占大健康科技制高点。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研究专家徐涛在题为“AI赋能大健康产业”的主旨报告中表示,AI带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为疾病诊治和新药研发提供机遇。以癌症为例,早筛早诊能大幅提升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AI可以帮助解决早筛早诊遇到的很多痛点和难点问题。徐涛引用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戴密斯·哈萨比斯的观点说:“新药的研发周期将从十几年缩短到几个月甚至几周……可能在未来十年内看到一些困扰人类50年的疾病被治愈。”徐涛还分享了自己和团队在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研究呼吸疾病演进等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华大基因首席战略执行官梅永红也谈到,“AI已介入新药开发全流程。”他还介绍说,人体微生物数量是人体细胞的100倍,肠道有600万亿个微生物。现在借助AI能够精准了解、干预微生物。“用AI分析人的血液中微生物数据,识别癌症类型准确率达81%至8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指出,我国肥胖问题形势严峻,健康体重的关键是“吃动平衡”,吃进去的能量和支出去的能量保持平衡。而一项关于我国成人业余静态生活时间的调查显示,18至45岁人群静态生活时间持续增加,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则呈减少趋势。肥胖问题也与当前大众不平衡的膳食结构息息相关,即在饮食摄入上的高油、高盐、高碳水。她建议大众践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食物和营养摄入要更加均衡合理。而实现膳食结构健康平衡,离不开个人、产业界、政府等多方面的行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及分子生物学家张启发列出一份健康食谱:多吃全谷、蔬菜、水果、豆类、坚果、高不饱和脂肪酸油、适量的鱼禽;少吃红肉、加工肉以及添加糖类、精谷和淀粉性的蔬菜。他说,高糖易消化的精米白面是各类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张启发结合2024年底七部门印发的《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建议大众将全谷物作为日常主食,能够显著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

一个平台:

加强跨区域交流合作、落实“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部署

“大健康·湾区行”优质健康产品展上,来自15个省、自治区的53家参展企业带来健康食品、优质农产品、生物科技、医养服务等创新成果,搭建了大健康产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参展企业以民革党员企业为主,多数来自山西、内蒙古、广西、宁夏、贵州等中西部省(区),因而也是落实民革中央“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部署的实践。

“此次受邀参加大会,我们带来了吉林的优质健康产品和特色产业项目,期待能与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各地的朋友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民革吉林省委会主委郭乃硕表示,民革吉林省委会积极响应民革中央“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部署,将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吉林省把大健康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希望吉林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与大湾区的创新优势、市场优势实现精准对接,催生出更多合作成果。

参展企业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参与此次专题展,不仅充分展示了我们原生态农产品的优势,更结识了众多大湾区的经销商和合作伙伴,为产品拓展华南市场搭建了重要桥梁。”来自贵州的参展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广东本地一家生物医药企业代表则表示:“展会让我们精准对接了上下游资源,与多家生物科技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期待未来能深度融入湾区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下一步,民革广东省委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各地大健康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让更多优质健康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广东民革力量。”程萍表示。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