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今日油价:11月14日92、95号汽油、柴油最新行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6 02:45 1

摘要:当日国际原油小幅下跌,WTI 报 60.42 美元/桶,比前一天低了大约 1.02%;布伦特报 64.50 美元/桶,下跌约 0.94%。按照官方统计口径算出来的原油变化率是 -0.22%,照现在的计价方式粗略估算,下一轮调价窗口很可能把成品油每吨往下调大概

国内汽柴油走势在11月14日呈现平稳偏中性的态势。

当日国际原油小幅下跌,WTI 报 60.42 美元/桶,比前一天低了大约 1.02%;布伦特报 64.50 美元/桶,下跌约 0.94%。按照官方统计口径算出来的原油变化率是 -0.22%,照现在的计价方式粗略估算,下一轮调价窗口很可能把成品油每吨往下调大概 10 元左右。正式要不要调、调多少,还得等 11 月 24 日那次窗口的最终结论。简单说就是,短期内国内油价不会来个大幅跳水,变动幅度偏小,更多是“轻微调整”。

往前看,11 月 10 日国内完成了今年第七次成品油调价,那次汽油上调每吨 125 元,柴油上调 120 元。那个调整已经在各地零售价上显现出差别,跟运费、税费和地方附加项叠加有关。具体到零售价,举几处常见城市的例子:92 号汽油——海南 8.06 元/升(含相关附加)、新疆 6.74 元/升、北京 6.94 元/升、上海 6.91 元/升;95 号汽油——海南 8.55 元/升、新疆 7.21 元/升、广东 7.54 元/升、陕西 7.22 元/升。看这些数字,能看出岛内沿海和内陆的价格差,主要就是运输里程长短和地方法规收费不一样,没什么神秘力量在里面。

价格是怎么动的,有个固定套路:成品油按每 10 个工作日评估一次参考价。按这个节奏,从年初到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好几次“前高后低、先抬后回”的情况。11 月 14 日那天刚好是这个周期的第 4 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出现小幅回落,所以系统给出的技术性预测是每吨下调约 10 元。要不要执行,还得看窗口结束前国际盘面那几天的具体表现,短短几天里外盘行情有波动的话,国内对冲的结果也会变。

国际端目前的气氛比较均衡。市场上没出现明显的供给短缺,也没突然冒出一波强劲需求,和库存数据、主要产油国的表态合起来看,短期供需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这就导致 WTI 和布伦特都在小幅波动,没出现那种一口气飙升或暴跌的走势。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更多是被外盘的温和波动牵着走,国内机制会把外盘的这些微小变化“摊平”到每吨的增减上,因此零售价的变化一般比较温和。

讲到普通车主的钱包,得把“每吨”换成“每升”来算。每吨少个 10 元,换算到一升上通常是几分钱到一毛多的事儿,具体数字不是整整齐齐的整数,和不同品种的密度还有计算口径有关。换句话说,短时间里你上一次油、下次油,账面上的差别通常不会太吓人。人们对价格的心理预期往往比实际省下的钱更敏感,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一听到“要涨”或“要降”就会激动一下。

地区差异这块可以多说两句。海南价格高,岛内运输成本和地方附加费是主原因;像新疆这些内陆省份相对便宜,运费和地方政策不同会体现出来。再有就是市场竞争的影响:同一城市里不同加油站报的价能差几分钱到几角钱,靠近主干道的油站、品牌站、便利店促销都会有不一样的标价。这些差别更多是市场和物流的自然反映,不要一味把它当成政策漏洞。

在监管和企业角度看,这类幅度的波动算比较能预测的。监管按固定公式把外盘价格换算成国内参考价,市场参与者会根据窗口提前做操作准备,油品批发和零售端也会有相应应对。普通车主不用把每次每吨变动精确算到小数点后面,关注每次窗口公布的结果,或者直接看附近加油站当天的挂牌价就够了。顺带提醒一句,信息传播很快,有时候网上传的“马上要降多少”会比官方消息先出,但以官方发布为准,别被小道消息牵着走。

回顾一下时间线:11 月 10 日上调之后,市场情绪有个短暂回暖,但不久国际盘出现回落,到了 11 月 14 日系统算出来是负值。这样的“先抬后回”在今年出现过好几回——国际市场的节奏和国内评估窗口往往不同步,结果就是有时候国内刚上调,外盘就回落,出现被回调的局面。若是想看更长远的走向,可以盯几项关键指标:全球库存变化、主要产油国的政策动向、以及季节性出行需求,这几项会决定更大的趋势走向。

具体到下一次窗口,日期是 11 月 24 日。按目前手头的数据估算,是偏向于下调,但这只是基于现有信息的技术性预测,接下来十天里国际市场若有大事,比如地缘政治、经济数据或意外供应变动,最终结果都可能变。市场不是静止的,几天内的外部冲击就能把价格带出现在的小范围。

关于实务操作和信息时效性,这里交代清楚一点:文章里的价格信息来自公开统计和市场数据,会有时效性;现场加油站的挂牌价可能因为地方附加、促销活动或调整滞后而和这里的数字不完全一致。最直接、最靠谱的还是以当地油站当天的标价为准,预算上可以按每吨调整幅度做粗略估算,别太纠结到分毫。

来源:小海要教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