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晚的决赛电视里的球砸得像炮声一样响,我在小区门口的小面馆里看,隔壁桌是快要下班的保安,手机举得老高。大家都盯着屏幕,先是林诗栋7比4领先,我们几个人还说小孩冲得猛。可没几分钟樊振东稳住节奏11比9拿下首局,场子一下就静了。有人叹气,说老将到底稳。
那晚的决赛电视里的球砸得像炮声一样响,我在小区门口的小面馆里看,隔壁桌是快要下班的保安,手机举得老高。大家都盯着屏幕,先是林诗栋7比4领先,我们几个人还说小孩冲得猛。可没几分钟樊振东稳住节奏11比9拿下首局,场子一下就静了。有人叹气,说老将到底稳。
第二局林诗栋又扳回11比8,面馆里又吵起来,有人拍桌子说这小子有戏。但从第三局开始,樊振东像把节拍器调好,一路压着4比1结束。一张桌大妈摇头笑,说这就是差距。
小标题 樊振东的稳
比赛结束后,新闻里说他成了继马龙之后能在全运男单连冠的第二人。听着觉得轻飘,可想想背后天天训练,肩肘关节被冰袋裹到麻木,才知道这两个字不轻。有人拿他和马龙比,可他自己只说一句“还得练”。这话不花哨,像上班人天天说的“还有活”。
领奖时林诗栋和王楚钦先走,舞台灯打在樊振东一个人身上,他笑得也不算夸张,像加班到夜里的老员工摸到考核通过的那张纸。冠军到手,他没喊,也没跪,他就站着。
小标题 王楚钦的铜
最扎心的镜头是王楚钦下台那一下。他把铜牌从脖子上取下来,掂了掂,塞进口袋。没有人把镜头给他太久,可面馆里好几个人沉默。谁没想过自己能翻盘一次,可现实就给你一块铜。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届“
这句话他赛后说出口,不带哭腔。三届全运会,他次次卡在半决赛,一次年轻,一次手伤,这次是硬实力差一点。换成我们,也许是第三次考职称,第三次互联网上投简历。失败的感觉没啥不同。
可他紧跟着说“还在路上”。路这个字让人松口气,因为还在走就有转弯。很多退休老人凑到屏幕前看球,他们也说自己“还在路上”,只是路从办公室换成了公园,从工资条换成了血压表。
小标题 乐观不是喊出来
电视台请来的专家说乐观是冠军心态,我听不懂那套大词。我信的是王楚钦下台后还和林诗栋有说有笑。几秒钟前他刚刚把铜牌揣兜,这种切换靠的不是书上写的积极心理,而是人不想一直难受。
“失败不是句号 只是逗号“
这话没文化味,可真。很多人丢了工作,检查出病,或者儿女不在身边,夜里躺着想不明白。可第二天太阳一出来,还得找活干,买药,给家人打电话。逗号后面怎么写,没人给稿子,只能自己写。
林诗栋拿银牌,他在台上笑得像刚放学的中学生。他跟王楚钦没太多话,却给樊振东鞠了个躬。年轻人输得起,不代表心里不疼。可台下好几位老球迷说喜欢这孩子,因为他“亮着眼”。
“星光不问赶路人“
这句歌词被球迷做成弹幕飘过屏幕。真理不真理的不管,它能让人闭嘴安心吃面就行。王楚钦抬头看灯,像在找那道星光。灯光再亮也是灯,不是星,可他信了就够。
说回我们自己。上班族早出晚归,退休老人晨练晚走,谁都在跑。樊振东拿到金牌,你也许领到绩效。王楚钦收起铜牌,你也许挤进地铁被人推得狼狈。区别只在镜头给谁。可镜头外的日子得自己过。
面馆老板把电视关了,说明天不播回放,换足球。我们结账走人,天已经冷,风钻进脖子里。有人抱怨比赛结束太快,我们还想再看一局加赛。我想起王楚钦那句“我还在路上”,觉得这句比加赛重要。加赛是观众想看,路是选手要走。
“冠军是一个人 生活是每个人“
回家路上我把外卖盒塞进垃圾桶,抬头看楼顶广告牌闪烁。它不认识樊振东,也不认识王楚钦,却还在亮。说明电费有人交,维修工还得爬梯子。普通人的世界就是这样:灯亮了,就继续走;灯灭了,摸黑也得走。
比赛数据会被人翻来覆去分析,可我们关心的其实是那几张脸:赢的人怎么笑,输的人怎么站。因为那笑和那站,像极了我们被生活推搡的样子。看明白这个,比赛就算没白看。
写到这儿,面馆味道还在鼻子里。球台早被收走,可球痕还在木板上。有人说人生像乒乓,一拍一拍来回。我觉得更像面汤,热的时候吸一口,凉了就得换。无论热还是凉,都要吞下去,然后拍拍衣服,继续往前走。
来源:英明果断西柚kLyD6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