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7日,位于景德镇大梦瓷谷的「青蔎语·东方美学生活空间」正式揭幕落成。同日,新闻晨报·见未来文创孵化基地在此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一场从上海出发、落地景德镇的文化共创项目正式启程,也预示着上海与景德镇两座城市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的深度联动,共同开启传播当代
11月17日,位于景德镇大梦瓷谷的「青蔎语·东方美学生活空间」正式揭幕落成。同日,新闻晨报·见未来文创孵化基地在此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一场从上海出发、落地景德镇的文化共创项目正式启程,也预示着上海与景德镇两座城市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的深度联动,共同开启传播当代东方美学故事的新篇章。
从上海到景德镇,文化的共鸣与启新上海与景德镇,一座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都市,一座是拥有千年工艺传承的文化名城。两地相隔千里,却在文化精神上有着深厚的共鸣。景德镇以“泥与火”的匠心,诠释东方文化的坚守与温度;上海以“海纳百川”的精神,展现当代中国的开放与创造。一个是东方文明的根,一个是现代文化的翼。
此次「青蔎语·东方美学生活空间」的落成与新闻晨报·见未来文创孵化基地的挂牌,是两座城市缘分的当代续写,也是东方美学传播的新启航。「青蔎语」作为文化使者,携手新闻晨报·见未来,以“双城联动”的模式,继续在上海的创意能量与景德镇的匠人匠心之间搭建桥梁,让东方美学在传承中焕新,既保有“根”的深度,也获得向世界延伸的广度。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代表、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胡家旺,上海新闻晨报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闻晨报·见未来文创孵化平台负责人王茜,青蔎语品牌主理人、跨界艺术家叶青,景德镇市陶瓷非遗协会会长裴永中,景德镇市陶瓷非遗执行会长胡景峰等嘉宾共同出席并参与剪彩与挂牌仪式;来自上海与景德镇的文化、艺术、非遗与媒体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非遗传承人代表、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胡家旺致辞
从非遗到生活方式,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青蔎语」从上海出发,以传递当代东方美学为理念。品牌主理人叶青希望通过茶器、花器、家居器物等生活载体,在现代语境中重构东方生活的审美与韵味,让非遗技艺走出展柜、融入日常,让生活成为最自然的文化表达。「青蔎语·东方美学生活空间」整体以东方自然哲学为灵感,融合当代设计元素,为大众提供一个生活美学的体验空间,让“东方美学”成为可感、可触、可共鸣的生活方式。落地景德镇后,「青蔎语」将以“瓷”为媒,将千年匠心与多元设计相结合,打造兼具非遗、时尚、创新元素的产品,让空间不仅成为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成为一座“表达”东方精神的文化场域。
叶青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景德镇这座城市及其文化底蕴的敬意:“景德镇带给我很多灵感,也给青蔎语提供了落地生根的土壤,还有我的师公胡家旺先生,他的匠心精神也在引领着我。我们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落地一个空间,更是为了完成一次文化的溯源。”叶青表示:“我们希望青蔎语不只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位东方美学生活方式的‘布道者’。”未来,「青蔎语」将与“新闻晨报·见未来文创孵化平台”携手,以“双城联动、文化共创”的方式,通过产品、体验、展览、论坛等多样化的形式,让景德镇的匠心温度与上海的创意能量相融相生,以文化为根,以器物为媒,推动东方美学从空间走向社会、从本土走向国际。
青蔎语品牌主理人、跨界艺术家叶青致辞
从空间到文化载体,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品牌空间的启幕典礼,更是一场关于“双城联动”与“东方美学新表达”的文化盛事。新闻晨报·见未来文创孵化平台通过整合展览、艺术、文化、传播资源,打通文旅商展融合模式,孵化文化“新潮品”、“新场景”、“新平台”。「青蔎语·东方美学生活空间」的落成,不仅是品牌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双城联动”、文旅商展融合的一次实践。未来,新闻晨报·见未来文创孵化平台将依托媒体传播力与文创资源整合能力,助力文化产业与城市品牌的深度融合,让世界看见东方美学的温度、深度与力量。
上海与景德镇的“双城联动”,让传统技艺与当代创意形成了新的文化合力,在双城共振中,东方美学正以更年轻、更国际化的语言被重新书写。这将开启从“匠人精神”到“生活美学”、从“本土传承”到“全球表达”的新文化旅程。
来源:周到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