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来,易烊千玺成功拿下金鸡奖影帝,背后离不开这三人的支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8:52 1

摘要:24岁,金鸡奖第一次把“影帝”塞进一个流量偶像的口袋,全场镜头扫过去,老戏骨集体鼓掌,镜头切回易烊千玺,他脸上没狂喜,只有“终于交卷”的松弛,这一秒,所有人才意识到:陪跑四次不是笑话,是蓄力。

24岁,金鸡奖第一次把“影帝”塞进一个流量偶像的口袋,全场镜头扫过去,老戏骨集体鼓掌,镜头切回易烊千玺,他脸上没狂喜,只有“终于交卷”的松弛,这一秒,所有人才意识到:陪跑四次不是笑话,是蓄力。

把时钟往回拨到11月15号晚上,厦门海峡大剧院,颁奖嘉宾念出“最佳男主角易烊千玺”那一刻,台下有人下意识看表——24岁零4个月,比当年刘烨拿奖时小整整两岁,比黄晓明拿奖时小六岁,比吴京拿奖时小十岁。记录被撕掉,新纸写上他的名字,这张纸背后,他提前五年就开始磨笔。

2019年《少年的你》第一次提名,他18岁,评委讨论会上有人扔出一句“小孩演得不错,可影帝不是鼓励奖”,票没过他也不吭声,转头去《送你一朵小红花》剧组报到,剃光头、泡医院、跟着脑瘤患儿家属排队打饭,每天写人物笔记,写完锁进背包,谁问都不给看。2021年第二次提名,票差依旧,他回中戏继续上大课,老师留的作业是“观察生活片段”,他交的是一份足有七页纸的《急诊室脚步声节奏分析》,把护士小跑、家属踱步、保洁拖地全写成节拍,老师批注:可以拍成纪录片。2022年第三次提名,《奇迹·笨小孩》里他演厂长,提前两个月去华强北拧螺丝,一天拧八百颗,手上全是倒刺,杀青那天他把倒刺撕下来贴在本子上,写“疼才能记住”。2023年第四次提名,票差缩小到五票,他听完结果把本子合上,对身边工作人员只说了一句“明年再来”。今年第五次,他带来《小小的我》里的脑瘫少年刘春和,角色名字就是他给起的,意思是“春天来了,和所有人一样”。投票结束,评委说这次没人再提“鼓励”两个字,票型一边倒,记录就这样被写死。

很多人把焦点放在“流量转型”上,却忽略了他真正的杀招:选别人不敢碰的题。脑瘫患者,国内大银幕十年没人敢主演,他接了,接完第一件事不是背台词,而是去成都八一康复中心蹲点,三个月,每天七点半到,帮患者换鞋、搬矫正器、倒尿壶,中午吃食堂八块钱一份的番茄炒蛋,晚上回酒店把白天看到的手部抖动频率拍成视频发给导演,要求加戏——加的不是煽情戏,是患者自己穿袜子失败十七次终于成功的长镜头,这条镜头最终片长四分三十秒,一条过,监视器后面一半人哭到蹲在地上。导演说这不是表演,是记录,易烊千玺回:记录也得先被接纳,患者不把你当自己人,你拍到的只有同情。

剧组氛围被他带成“家庭式”不是口号,是生存需求。脑瘫患者身体随时抽筋,拍摄现场不能有任何突发噪音,他提前一周让制片把现场手机全收走,自己带头交,谁违反就请他离开,第一天执行时一个群演手机响,他停下表演,走到群演面前鞠了一躬,说“哥,咱们再来一条”,群演当场关机,第二天给剧组送来两百个静音手机壳。老戏骨林晓杰演他外婆,杀青那天抱着他说“我孙女也是脑瘫,谢谢你让她被看见”,这句话他记到现在,红毯采访他说给记者听,说完补一句“别剪,播出去”,记者愣了两秒,把原片全放。

中戏老师那句劝“先上学,别急着捞金”被他执行到极致。大二大三最红那两年,品牌把合同送到学校门口,他让经纪人全挡回去,只留一个条件:必须寒暑假拍,且不能离开北京超过三天。一年少赚至少两个亿,同学私下说他傻,他回:现在拿钱,以后拿命还。毕业大戏他演《雷雨》里的周冲,小角色,他写了两万字人物前史,把周冲设定成左耳失聪,所以台词永远侧着站,老师看完在成绩单上写“演员终于学会把流量关进笼子”。

对自己下狠手最直观的数据是体重:开机前138斤,杀青前122斤,十六斤纯肌肉,靠每天凌晨四点起床跑步十公里,跑完跟康复师做两小时拉伸,中午只吃水煮鸡胸,晚上拒绝任何碳水,剧组聚餐他坐在角落啃胡萝卜,啃完继续拍夜戏。拍到后期,他膝盖积液,每天抽完积液继续拍,医生警告再拍就残废,他回:残废也先拍完,大不了以后坐轮椅领奖。这句话传回评委耳朵,有人感慨:以前年轻演员说努力是口头禅,他说努力是手术同意书。

五次冲奖,四次落空,换成别人早换赛道,他偏不换,反而把难度系数继续往上加。接下来两部新片,《狂野时代》演边缘少年,提前去少管所体验,和未成年嫌犯同吃同住,睡上铺,晚上听他们讲怎么偷车;《澎湖海战》演青年康熙,一米八身高要压成一米七的气场,他找京剧老师学踩跷,每天绑十斤沙袋走路,踩跷两小时,脚背弓到撕裂,杀青时他能把满文诏书背到一字不差。别人问他干嘛这么虐,他说:观众可以原谅烂片,但不会原谅烂演员,我想以后带孩子去电影院,不用提前说“爸爸以前也挺红”。

把记录写死的同时,他也把流量明星转型这条路写活。过去十年,顶流们拿奖路径基本固定:先拍古偶,再拍仙侠,接着主旋律拼盘,最后找大导演抬轿,票房口碑双收,奖也到手。易烊千玺反着来:出道先拍青春疼痛,再拍绝症励志,接着拍社会边缘,每一步都在卸掉流量滤镜,每一步都在给自己埋雷,只要一次演砸就全军覆没,他偏要连走五步,而且步步踩实。现在回头一看,他其实把“转型”做成“转岗”:从偶像岗转到演员岗,转完不回头,连简历都重写。

24岁拿金鸡,不是终点,是他给自己设的新起点。颁奖礼后台,他把奖杯塞进背包,拉上拉链,对助理说“走吧,回去看剧本”,记者追问他此刻感受,他回:以前担心没作品,现在担心作品不够好。这句话甩出来,相当于把枪口对准自己:明年要是新片演砸,今天所有掌声都会变成回声,而且回声更大。娱乐圈最怕少年得志,他得志之后第一件事是继续找罪受,这种打法,老戏骨看了沉默,同龄演员看了内卷。

票房、奖项、口碑全到手,他其实已经可以躺进安全屋,却偏要把自己再扔进不确定,这种玩法像极了一场赌局:赌观众不会永远爱流量,但会永远爱角色;赌评委不会永远看年龄,但会永远看真诚;赌自己不会永远年轻,但会永远有痛感。赌赢了,他能把“最年轻的”前缀换成“最有分量的”;赌输了,24岁的金鸡就会变成终身枷锁。问题是,他敢赌,而且已经上牌桌,别人跟不跟?

听完这些,你还觉得这只是少年得志的爽文吗?

来源:风姿卓越轮船l1nSgu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