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12345热线+问政南阳”经验做法获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典型推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6:31 1

摘要:11月12日,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同步刊发南阳市12345热线经验做法文章《“12345热线+问政南阳”倾心办好民生实事》。

11月12日,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同步刊发南阳市12345热线经验做法文章《“12345热线+问政南阳”倾心办好民生实事》。

2025年,南阳市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进一步提升热线接办质效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指示,在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的统筹组织下,与南阳广播电视台协同联动,创新打造“12345+督查+媒体”联动机制,聚焦12345热线的群众诉求难点痛点堵点,构建“曝光问题-问政干部-督办整改-群众评议”闭环问政模式,以“小切口”撬动社会治理“大变革”,通过实地暗访近200次、约谈单位百余家、走访群众400余名,推动解决100多项民生“老大难”问题,实现干部作风、治理效能与干群关系的三个提升转变。

“12345热线+问政南阳”

倾心办好民生实事

近年来,南阳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关切,创新“12345热线+问政南阳”机制,贯通“热线听民声、督查促整改、媒体真问效”工作闭环,倾心办好民生实事。

一、健全保障机制,确保联动“行得通”。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为确保“12345热线+问政南阳”联得紧、办得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此项工作作出批示,并亲临调研、接听。成立工作专班,形成市级领导指导、督查局主抓、热线媒体协同、部门配合的问政工作体系,建立常态化的问政栏目协调会制度和高效的录制保障机制。二是因时制宜变革。市委常委会专题审议通过《问政南阳》栏目运行方案,明确将其定位为“公众参与、媒体监督、干群互动、呼应民生”的重要平台。2025年以来,组织学习多地先进经验,紧扣为基层减负新要求,研究修订《“12345热线+问政南阳”实施方案》,使得“12345热线+问政南阳”更具感染力、生命力。

二、聚焦民生关切,确保选题“找得准”。

一是数据赋能,靶向锁定“真痛点”。依托12345热线智能平台,对日均3000余件、月均超9万条群众诉求进行深度挖掘与智能研判,锁定重复投诉、职责交叉等典型共性问题,精准筛选“小切口、大民生”议题,推动“真痛点”进入媒体视野。二是精准定题,确保问政“真管用”。建立定题机制,综合评估问题关键堵点与解决可行性,有效避免将那些因宏观政策限制或历史遗留原因导致短期内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盲目推上问政舞台,确保问政资源精准投放和问政实效最大化。

三、创新节目形式,确保问政“问得实”。

一是流程做“减法”,直击问题核心。将问政环节精简为“暗访取证—现场问政—督办整改—结果反馈”四步闭环。践行“四不两直”工作法,深入一线暗访蹲点、多方取证,掌握真实情况;镜头直面责任干部,聚焦问题本质。二是形式做“加法”,拓展问政场景。演播室问政实行“主持人+督查专员+评论员+问政对象”四方互动,问前扎实核查、问中直击要害、问后跟踪回访;现场问政将镜头对准问题现场,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的逻辑链条进行,问题一线反映,干部一线回应、现场办公,推动立行立改、压力直达末梢。

四、强化闭环督查,确保问题“改得真”。

一是跟踪督查,一督到底。反馈问题全程跟踪督办,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分类转办、限时办结、动态跟踪、销号管理。对整改不力、敷衍应付的严肃追责,确保每个问题有人管、有跟进、有结果,形成“交办—督办—复核”完整责任链条。二是公开透明,以晒促效。通过《问政南阳》栏目及新媒体平台,定期公示问题整改情况;开设《问政追踪》短视频专栏,直观呈现整改前后对比,让治理成效可感可见。三是群众评价,标本兼治。将12345热线回访满意度作为整改重要标尺,对问政线索动态回访,让群众评价成为工作“风向标”;梳理形成“解题范本”,纳入热线知识库,为“一类问题”系统治理提供参考。

来 源:南阳12345

来源:NYD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