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性返乡滞乡,像发达国家那样,把就业率也纳入官员考核指标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5 23:59 1

摘要: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或大学生返乡后不再外出就业,长期停留在农村,导致劳动力流动下降、就业结构失衡、乡村发展压力增大。

一、什么是“规模性返乡滞乡”

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或大学生返乡后不再外出就业,长期停留在农村,导致劳动力流动下降、就业结构失衡、乡村发展压力增大。

二、产生“返乡滞乡”的原因

1. 外出就业吸引力下降

可能是制造业就业需求放缓,一些行业进入低增长;

可能是大城市生活成本上升(房租、教育、交通),“挣得不多、花得不少”;

可能是部分工厂自动化导致“年轻人不愿干、岗位数量减少”。

这样外出就业机会就少了。

2. 乡村生活成本更低

生活压力小:住不用花钱、家里能提供基础生活保障。

3. 年轻人观念变化

年轻人更重视生活质量,不想在城市“996”;

现在有大量线上兼职、直播带货、跑腿、平台零工等,能“靠手机能挣钱”。

4. 有些返乡是被动的

比如:

工厂停产、企业裁员

5. 农村宅基地、土地权利引起“留乡倾向”

农村宅基地是“免费的房子”,城市租房压力太大;

农村有土地,可以务农或流转;

某些地方拆迁预期导致不愿离家。

三、返乡滞乡带来的典型影响

(1)劳动力从城市回流,制造业技工紧缺

推动企业提高成本或加速自动化。

(2)农村就业质量低,收入差距扩大

大量人处于“隐性失业”。

(3)基层治理压力变大

闲散人口多、社会事务复杂度升高。

四、如何解决?

1. 提升外出就业吸引力

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稳定岗位;

改善工厂工作环境,管好996,提高收入;

加强职业教育,让农民工能向技工转型。

2. 在县城创造更多本地就业

3. 推动乡村“新职业”发展

如:

• 农业无人机操作手

• 农业技术服务员

• 本地电商/短视频运营

• 民宿管理、乡村旅游策划

4. 完善农村托幼、养老服务,减少“被迫返乡”

如果老人孩子有人照顾,年轻人更愿意外出就业。

5. 构建农村平台经济和小微创业支持体系

让返乡青年也能“返乡不等于没机会”:

给他们小额创业贷款

给他们电商培训

五、能否通过“土地私有化”来解决?

这是高风险话题,我从政策逻辑角度做专业性分析:

1. 农村土地私有化并不能解决返乡滞乡

原因:

私有化不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土地一旦可买卖,大量农民可能因短期利益卖地;

轻则导致农村无地人口增多,重则可能形成土地兼并和新的贫困风险。

就业问题不是产权问题,而是产业和城市吸引力问题。

2. 当前政策方向明确: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国家文件一贯强调“三权分置”,即:

所有权:集体

承包权:农户

经营权:可流转

核心是“活化经营权”,不是改变所有权。

3. 解决返乡滞乡的根本路径是产业和服务,而不是土地制度

你可以把土地看作农村的“压舱石”,稳定性强,有利于社会总体稳定。

六、总结

返乡不是问题,“滞乡无路”才是问题。

要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关键不在土地,而在于:

让城市就业“有吸引力”

让县城产业“有承载力”

让农村发展“有机会”

让公共服务“有支撑力”

只有这样,农村劳动力才能在“留下”和“出去”之间自由选择,而不是被环境逼回去。

说句人话,规模性返乡滞乡,要想解决问题,像发达国家那样,把就业率纳入官员考核指标吧

没就业,没收入,谈什么gdp,谈什么强大,谈什么幸福?非主流观点,随便批。

来源:小王马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