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卖不动了?产量8年连跌、库存近400万吨,3个关键原因别忽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5 19:01 1

摘要:最近白酒行业的消息有点扎心:产量已经连续8年往下走,仓库里堆的白酒库存快到400万吨了——这是什么概念?按全国每年白酒消费量算,这些库存够全国人喝小半年。可以前逢年过节、请客吃饭都离不开的白酒,为啥现在越来越难卖了?不是大家突然不喝酒了,而是消费场景、渠道库存

最近白酒行业的消息有点扎心:产量已经连续8年往下走,仓库里堆的白酒库存快到400万吨了——这是什么概念?按全国每年白酒消费量算,这些库存够全国人喝小半年。可以前逢年过节、请客吃饭都离不开的白酒,为啥现在越来越难卖了?不是大家突然不喝酒了,而是消费场景、渠道库存、价格逻辑都变了,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3个核心原因说透,全是实打实的行业真相。

1. 消费场景“缩水”:以前靠“拼酒撑场面”,现在喝酒更讲“舒服”

白酒以前能卖得火,很大程度靠“场景驱动”——商务宴请要喝、公款接待要喝、婚丧嫁娶要喝,而且都得喝贵的、喝够量,仿佛不喝白酒就没面子、办不成事。可现在这些场景,要么变少了,要么变“清淡”了。

先说说商务和公务场景:以前商务宴请,酒杯一端“感情深一口闷”,酒喝得越多,生意好像越容易成,高端白酒成了“面子道具”;公款接待更是白酒消费的“大头”,动辄上千块的酒眼都不眨就开。但现在不一样了,公务接待早就明令禁止铺张浪费,商务宴请也越来越务实——大家更愿意喝得轻松,能聊事就行,没人逼着拼酒,甚至不少饭局直接改喝红酒、低度酒,白酒的“刚需性”一下子弱了。

再看日常和家庭场景:年轻人是消费主力军,可他们对白酒大多不感冒。同学聚会、朋友小聚,喝啤酒、果酒、气泡酒的多,觉得白酒又辣又冲,还容易喝多失态;就算喝白酒,也偏爱小瓶、低度的,不会像老一辈那样整瓶喝。家里吃饭更是如此,以前过年必囤几瓶好酒,现在更多人觉得“喝点舒服的就行”,白酒不再是必需品,库存自然慢慢涨起来。

还有个细节很明显:以前白酒消费靠“送礼带动”,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提两瓶高端白酒倍有面。可现在大家送礼更讲实用,送牛奶、水果、健康礼盒的多了,送白酒的越来越少——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爱喝白酒,送出去还可能被闲置,不如送点大家都能用的。场景少了、用量减了,白酒自然没以前好卖。

2. 库存“堰塞湖”:经销商囤的酒卖不动,厂家还在压货

400万吨库存,不是都在厂家手里,大部分压在经销商、终端门店的仓库里。这事儿得从白酒行业的“老玩法”说起:以前市场好的时候,厂家靠“压货”冲业绩——给经销商定销售任务,卖不完也得先打钱拿货,经销商再把货压给下级门店,一层层囤下来,看似厂家业绩好看,其实货根本没到消费者手里。

前几年疫情更是让库存彻底“爆雷”:疫情期间饭店关门、聚会取消,白酒根本卖不出去,可厂家的压货任务没减,经销商只能硬着头皮接货,仓库越堆越满。疫情结束后,大家以为市场会回暖,可实际消费没跟上,门店里的酒还是卖不动——有经销商吐槽,“现在仓库里的酒能卖3年,厂家还催着进新货,不进就取消代理资格,真是骑虎难下”。

更麻烦的是,现在消费者买白酒更理性,不会像以前那样“囤酒保值”。以前大家觉得高端白酒越放越值钱,买了存着既能自己喝,又能升值,经销商也敢大胆囤货。可现在白酒价格稳不住,不少高端酒市场价比指导价还低,囤酒不仅不赚钱,还可能亏本金,没人敢囤了,终端的货自然卖不动,库存只能越积越多。

3. 价格“虚高”:溢价太多没性价比,消费者不买账

现在市面上的白酒,尤其是中端以上的,价格大多有点“虚”——不是酒本身值那么多钱,而是品牌溢价、包装成本、营销费用占了大半,消费者觉得“不值”,自然不愿买单。

先看高端白酒:动辄一两千块一瓶,普通人平时根本喝不起,就算逢年过节买,也得犹豫半天。而且现在高端白酒“价格倒挂”严重——厂家定的指导价挺高,可经销商为了卖货,实际售价比指导价低不少,比如某知名高端白酒,指导价1499元,实际成交价经常在1200元左右。这就让消费者觉得“这酒没个准价,早买早吃亏”,越犹豫越不买。

再看中低端白酒:几十块到几百块的白酒,本来是大众消费的主力,可现在竞争太激烈,不少品牌没特色,就靠“包装升级”涨价——换个好看的瓶子,价格就翻一倍,可酒的口感和几十块的没区别。消费者又不傻,尝过一次就知道“不值”,下次就换别的牌子,或者干脆喝啤酒、低度酒。

还有个问题:很多白酒品牌只盯着“高端化”,忽略了大众市场。以前10块、20块的光瓶白酒,是农民工、普通工薪阶层的口粮酒,卖得挺好。可现在不少厂家觉得“光瓶酒不赚钱”,都去做高端酒,导致大众口粮酒市场要么缺好货,要么价格也涨了,消费者只能用脚投票,不买白酒了。

不是白酒“不行了”,是行业要“换玩法”

其实说白酒“难卖”,不是没人喝白酒了——每年全国白酒消费量还在千万吨级别,只是以前那种“靠压货、拼场面、炒价格”的玩法行不通了。未来能活下去的白酒,大概率要抓住这3个点:

一是贴近消费场景:做小瓶酒、低度酒,适合年轻人聚会、一人独饮;做口粮酒,性价比高,适合日常喝;

二是清理库存:厂家少压货,帮经销商卖货,让货真正到消费者手里,而不是堆在仓库里;

三是实在定价:少搞虚的溢价,让酒的价格匹配口感和品质,消费者觉得“值”,才会反复买。

白酒是咱们的传统饮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是说倒就倒的。只是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该从“野蛮生长”变成“理性发展”了——以前靠场面、靠炒作卖酒,现在得靠品质、靠体验卖酒。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平时喝白酒吗?一般在什么场景喝?觉得现在白酒难卖,还有啥原因?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说说白酒未来该怎么卖才好!

来源:安逸的星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