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王”冯淬帆离世:一生无儿无女,床头常年放着汪明荃剧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08 18:01 1

摘要:我最后一次见他,是2019年金马影展小厅放映《五福星》修复版。片尾字幕跑完灯亮起,他独自坐在最后一排,不走也不说话,像等谁。工作人员小声说:冯先生每场都来,但从不接受采访,也不进贵宾室。那天我厚脸皮递了票根,他只写了四个字:别学我。字很硬,像他的脸。

昨晚刷到消息,80岁的冯淬帆走了,我第一反应是:那个总板着脸把观众逗疯的老先生,原来连谢幕都不肯笑一下。

我最后一次见他,是2019年金马影展小厅放映《五福星》修复版。片尾字幕跑完灯亮起,他独自坐在最后一排,不走也不说话,像等谁。工作人员小声说:冯先生每场都来,但从不接受采访,也不进贵宾室。那天我厚脸皮递了票根,他只写了四个字:别学我。字很硬,像他的脸。

很多人以为他天生冷面,其实1968年无线开播,他演的第一部长剧是《梦断情天》,正宗苦情小生,收视率飙到91%,街坊挤爆电器铺。后来拍喜剧,他天天失眠:观众越笑,他越觉得自己在卖傻。导演刘镇伟爆料,拍《精装追女仔》时,冯淬帆现场改台词,把“我是你爸爸”改成“我是你老子”,只为少笑三秒。收工回酒店,他对着镜子练严肃,练到眉毛抽筋。

1986年,他把香港房子卖了,搬去台北淡水,拿中华民国身份证。采访时他说得直白:香港太吵,吵得他听不见自己说话。其实真正让他落脚的,是山腰一间老兵茶室。老板是山东人,1950年撤退来台,胸前缺颗纽扣。两人每天对坐,各喝各的乌龙,一句话不讲。冯淬帆在遗嘱里留了两百六十万新台币给那老板,附注:补扣子。朋友才懂,他把自己当逃兵,躲了六十年,没等到退伍令。

床头那张汪明荃剧照,不是影迷想的花边。1972年,他在丽的映声舞蹈室外站了整整三个月,等汪明荃下课。阿姐一次回头问:你找谁?他憋出一句:我找我自己。后来恋情无疾而终,剧照却跟着搬家四十载。去年TVB五十五周年,电视台想借照片做纪念,他回绝:别拿死人炒热灶。其实照片背后写了一行小字:如果我先走,你记得笑。落款是阿姐当年送他的花名:傻犀牛皮。

晚年他只剩一只老狗相伴,狗叫“丢丢”,是片场捡的杂毛。他每天四点起床,带狗沿淡水河堤走三公里,风雨无阻。邻居说,老头边走边骂:丢丢,别学人摇尾巴,难看。可狗一坐下,他就蹲下来替它擦脚,动作轻得像拍胶片。去年初,狗肾衰竭,他抱去兽医院,自己先晕倒。检查报告出来,肝癌第四期。他摆摆手:别治,省得欠人情。回家后,他把仅剩的止痛药磨成粉,拌进狗罐头,先喂丢丢,自己一颗不吃。

临走前三天,他把最后一稿《最后的老兵》大纲托给徒弟:别拍成悲情片,让通讯兵下山那天,刚好是便利店关东煮买一送一。徒弟哭着问师父还有什么心愿,他想了想,说:想回香港吃碗仔翅,不加味精。可身份证早就换了,签注过期,他懒得办。那天夜里,他自己打车到林口站,在售票口站了十分钟,转身回家。第二天,邻居闻到狗在哭。

追思会上,没放哀乐,循环的是他早年导的《香港屋檐下》主题曲,歌词只有一句:做人难,难做人。遗像选的是《五福星》里他瞪眼的瞬间,两旁摆满观众手写的纸条:谢谢让我爸笑到呛到。现场不收花,只收罐头,捐给流浪动物之家。工作人员打开他抽屉,发现一叠没寄出的明信片,全是给汪明荃的,只写一句:我替你笑完了,剩下的你还欠我。

出殡那天,淡水下了雨,山腰茶室老板穿西装,扣子是新的。他抱着一只空罐,里面装一颗旧纽扣,说是冯先生托他补的,现在扣子补好,人却走了。狗被邻居领养,改名“不丢”。我回家重看《夏日福星》,看到犀牛皮一出场就板脸骂街,忽然明白:他一辈子不肯笑,是把笑声存起来,留给观众,等自己用的时候,已经没了。

原来真正的冷面笑匠,不是不会笑,而是把笑让给了别人,把苦留给自己,连走都挑在万圣夜,让整座城忙着狂欢,没人记得哭。

来源:小吉有话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