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杭州临平区一大型住宅小区的物业退出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涉事物业公司发布《退出告知函》,披露截至 2025 年 10 月,小区累计拖欠物业费高达 1200 余万元,叠加运营成本持续上涨,项目长期严重亏损,最终决定于 12 月 31 日 24 时起正式撤场
近日,杭州临平区一大型住宅小区的物业退出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涉事物业公司发布《退出告知函》,披露截至 2025 年 10 月,小区累计拖欠物业费高达 1200 余万元,叠加运营成本持续上涨,项目长期严重亏损,最终决定于 12 月 31 日 24 时起正式撤场。这场纠纷折射出物业与业主之间的权责博弈,也让老旧小区的管理难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涉事小区是当地颇具规模的成熟社区,2010 年前后完成交付,总建筑面积超 51 万㎡,涵盖 32 幢高层住宅和 1 幢单身公寓,总户数接近 3800 户,居住人口超 1 万人。这样一个大型社区的日常运转,离不开稳定规范的物业服务支撑,而物业费则是维持服务的核心资金来源。
2021 年,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上市物业公司通过公开选聘入驻该小区,高层住宅的物业费标准定为 1.8 元 /㎡/ 月。入驻初期,新物业针对前任留下的诸多问题展开系统性改造,最引人注目的是小区中心的人工湖治理 —— 此前湖水因长期疏于打理,垃圾堆积、污水排入导致水质恶臭,周边住户颇有怨言。新物业进场后通过清淤、截污等一系列措施,让发黑发臭的人工湖重新变得清澈,此外还对公共设施、绿化布局进行了优化升级。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赢得了不少业主的认可,初期小区的物业服务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
然而,这样的良好态势并未持续太久。近两年,业主对物业服务的不满逐渐增多,曾经的好评慢慢被投诉和质疑取代。小区业委会通过公众号公开的信息显示,服务质量下滑的问题逐渐显现且未能及时整改。去年,业委会在日常抽查和专项巡查中发现,小区车库乱停车现象突出,部分车辆占用消防通道或堵塞通行路线;客服对业主反映的问题响应迟缓,许多诉求提交后缺乏有效跟进落实;公共区域卫生状况堪忧,楼道内杂物堆积、绿化带里散落垃圾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均未达到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标准,业委会依据合同条款对物业处以 1 万元罚款,要求其限期整改。
今年,物业服务的问题进一步升级。除了卫生状况仍未达标、工作人员配置不足导致服务响应变慢外,更严重的情况发生了 —— 物业因拖欠外包保洁、保安团队的工资,引发大面积罢工事件。那段时间,小区公共区域无人打扫,垃圾清运陷入停滞,楼道和园区角落逐渐堆积起各类生活垃圾;小区入口及楼栋值守缺位,外来人员和车辆可随意进出,业主的居住安全感大幅下降。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业委会再次对物业开出罚单,希望能倒逼其改善服务。
与服务质量下滑相伴的,是物业费收缴率的持续低迷。一位物业工作人员透露,小区近 3800 户业主中,主动按时缴纳物业费的仅有几百户,绝大多数业主需要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反复催缴才会缴费,还有不少业主即便经过多次催促,依然拒绝缴纳。有知情人士爆料,该小区近年来的物业费收缴率始终低于 50%,这一数据远远达不到维持物业正常运营的基本要求。
在《退出告知函》中,物业公司直言不讳地解释了退场的核心原因:物业费收缴率长期处于过低水平,而人工、物料等运营成本却在刚性上涨,即便公司采取了多种措施竭力维持,项目依然陷入长期严重亏损的困境。收入无法覆盖支出的情况下,物业只能被迫压缩成本,这又直接导致绿化养护频次降低、保洁和安保人员配置不足、维修响应变慢等问题,进一步引发业主不满,形成 “服务下滑 — 拒缴费用 — 亏损加剧 — 服务更差” 的恶性循环。
记者在小区现场走访时看到,曾经被精心治理的人工湖周边,如今杂草和芦苇肆意生长,部分水域漂浮着零星垃圾;园区内不少公共区域存在露天堆放杂物的情况,楼道内的墙面污渍和小广告也无人清理,与入驻初期的整洁面貌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未缴纳的 1200 余万元物业费,涉事物业公司表示,将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催缴,若催缴无果,后续可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而小区业主的核心诉求则集中在 “获得与物业费匹配的服务”,有业主表示,并非故意拖欠费用,而是后期物业服务质量大幅下降,与当初承诺的标准相去甚远,缴费的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
目前,属地街道和社区已介入协调此事。按照杭州市相关物业管理条例,原物业退出前需完成新物业的选聘工作,小区业委会正在着手筹备业主大会,推进新物业公开选聘事宜。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各项工作正按程序逐步开展,整体情况相对平稳,业主可通过社区公众号及时了解最新进展。若在原物业 12 月 31 日撤场前未能完成新物业选聘,相关部门将引入临时物业托管,确保小区物业服务不中断,保障业主的基本生活需求。
事件在网络上传播后,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讨论。有人共情业主,认为物业服务不到位却要求全额缴费不合理;也有人理解物业的困境,指出物业费是服务的基础,长期拖欠必然导致服务缩水;还有网友呼吁,物业与业主应建立更顺畅的沟通机制,业委会发挥好监督协调作用,共同破解老旧小区的管理难题。
来源:抚快讯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