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不管是做生意的老板,还是平时逛街消费的普通人,都能感觉到市场监管的“紧箍咒”越念越紧了。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邮政管理局等8个部门联合出手,针对市场里的乱象开展专项整治,明确7类违规行为要重点严打。很多经营者觉得手里有本营业执照,就等于有了“护身符”,
最近不管是做生意的老板,还是平时逛街消费的普通人,都能感觉到市场监管的“紧箍咒”越念越紧了。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邮政管理局等8个部门联合出手,针对市场里的乱象开展专项整治,明确7类违规行为要重点严打。很多经营者觉得手里有本营业执照,就等于有了“护身符”,偶尔耍点小聪明、钻点政策空子没人管,其实这想法大错特错——营业执照只是合法经营的“入场券”,根本不是违法乱纪的“免罚符”。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说透,不管是开店的还是消费的,都得把这些规矩记在心里。
先跟大家说清楚,这次8部门联合行动可不是走过场,背后都有实打实的政策文件撑腰。比如临夏州林草局、邮政管理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清风行动2025”方案》,专门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也启动了全国非法倾倒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遏制污染乱象;还有娄底市8部门联合发布的投诉举报新规,11月1日已经正式施行,既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打击恶意索赔。这些政策文件不是写在纸上的空话,而是执法人员的“尚方宝剑”,不管你是大企业还是小摊贩,只要踩了红线,一查一个准。
接下来重点说说,哪7类违规行为被盯上了,大家对照着自查,别等被查处了才追悔莫及。
第一类是非法交易野生动植物,全链条打击不留死角。现在还有人抱着侥幸心理,猎捕、出售、运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甚至通过快递寄递。这次“清风行动2025”明确要求,寄递企业必须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一旦发现违法寄递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要立刻配合执法部门查处。不管是在网上卖野生动物皮毛,还是偷偷运输野生保护动物,不管是生产、销售还是寄递环节,都在严打范围内,情节严重的会直接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类是恶意投诉索赔,把投诉当成“发财路”的要凉了。以前有些人为了挣钱,专门找商家的小瑕疵,甚至通过掉包、篡改商品生产日期、捏造事实等方式,骗取经营者赔偿,还有人受雇于他人,批量进行格式化投诉。现在新规明确了,8种情形会被认定为“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不予受理。比如多人用同一个电话、同一个地址投诉,内容雷同率超过30%,或者不配合核实身份、没法提供消费证明的,都算恶意投诉。要是涉嫌敲诈勒索,还会直接移送公安部门处理,再也不能让这些“职业索赔人”钻空子了。
第三类是计量作弊坑消费者,“六两秤”再也藏不住了。大家平时买水果、买菜的时候,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看着秤上显示1斤,回家一称其实只有6两。最近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执法人员就查出,有摊贩用未经检定的电子秤,通过按键作弊欺骗消费者,这种“六两秤”不仅违反了《计量法》,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这次专项行动明确要严打计量违法行为,不管是固定摊位还是流动摊贩,只要敢用作弊秤、缺斤短两,一旦被查到,不仅要罚款,还会被公示曝光,让黑心商家无处遁形。
第四类是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必遭重罚。有些企业为了省钱,偷偷把工业废料、危险废物非法倾倒在河道、农田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这次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启动的专项整治行动,就是要严厉打击这种行为,只要涉及非法排放、倾倒固体废物,严重污染环境或者造成公共财产损失的,一旦涉嫌犯罪,就会依法加快查处,提高法律震慑力。不管是大企业偷排工业垃圾,还是小作坊乱倒危险废物,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别以为找个偏僻地方倾倒就没人发现。
第五类是食品药品造假,碰这条底线后果最严重。民以食为天,食品药品安全是不能触碰的红线。这次专项行动落实“四个最严”要求,重点查处米面油、肉蛋奶等日常食品的“两超一非”(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还有销售过期、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行为。比如有些小餐馆偷偷给食材加防腐剂,有些药店卖过期药品,以前可能罚点钱就完事,现在不仅要吊销营业执照,情节严重的还会被终身禁止入行,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类是价格玩套路,虚假打折、明码标价不实要被查。大家逛街购物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商家标着“清仓大甩卖,原价999元现价99元”,其实原价根本没那么高;还有的超市标价19.9元,结账时却收29.9元。这次专项行动明确要严打价格欺诈、明码标价不规范等行为,不管是实体店还是网店,都得把价格写清楚,不能玩文字游戏。只要被消费者投诉或者执法人员查到,都会依法处罚,让消费者花的每一分钱都明明白白。
第七类是网络交易乱象,刷单炒信、虚假宣传无处藏身。现在大家都爱网购,但网上的套路也越来越多。有些商家雇人刷好评,把劣质产品吹成“神仙好物”;有些直播间夸大产品功效,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这次联合整治会重点打击网络市场的刷单炒信、虚假宣传、低俗带货等行为,不管是线上店铺还是直播平台,只要存在违规行为,都会被依法查处。平台要是监管不力,还得承担连带责任,以后网购环境会越来越干净。
可能有人会问,这次严打和以前有啥不一样?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链条打击+联合执法”。以前有些违规行为因为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容易出现“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情况,现在8部门协同作战,信息共享、联合执法,不管是生产、销售还是寄递环节,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形成监管合力。而且现在执法越来越依赖大数据,不管是企业偷排污水,还是商家缺斤短两,都能通过技术手段精准发现,想钻空子难上加难。
还有个大家关心的问题:“首违不罚”还能用吗?这里要明确说,“首违不罚”是有条件的,只适用于轻微违法行为,而且是首次违规、没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比如食品标签有点小瑕疵,而且是第一次被发现,可能会不予处罚,但像食品造假、非法倾倒废物这种严重违规行为,不管是不是首次,都会依法严惩。所以做生意的千万别抱着“第一次没关系”的侥幸心理,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计。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次严打绝对是件好事。以后买东西不用担心缺斤短两、买到假货,遇到恶意涨价、虚假宣传也不用忍气吞声,直接打12315热线或者通过全国12315平台投诉,监管部门会及时处理。而对于经营者来说,更要认清形势,别再想着钻空子、耍小聪明,把心思放在提升产品质量、改善服务上,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从整个市场环境来看,这次专项整治是为了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过去有些商家靠违规操作抢占市场,让合规经营的商家吃亏,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还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严打违规行为,能让所有经营者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整个社会。
最后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你在平时消费中,有没有遇到过缺斤短两、恶意投诉、虚假宣传等情况?对于这次8部门联合严打,你觉得哪个领域最需要加大整治力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也可以转发给身边做生意的朋友,让大家一起守规矩、促公平。
来源:为人民服务一点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