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挣的钱,凭什么给当年把我逼到抑郁的人分一杯羹?”——周五下班地铁上刷到晟继的新闻,我差点在车厢里骂出声。年薪五十万,掏两百万给叔婶买房,亲爹和后妈蹦出来要求改名,她一句“那你还房贷”把对方噎回去。爽是爽,可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哪是家庭伦理剧,分明是重组家庭“
“我挣的钱,凭什么给当年把我逼到抑郁的人分一杯羹?”——周五下班地铁上刷到晟继的新闻,我差点在车厢里骂出声。年薪五十万,掏两百万给叔婶买房,亲爹和后妈蹦出来要求改名,她一句“那你还房贷”把对方噎回去。爽是爽,可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哪是家庭伦理剧,分明是重组家庭“讨债”现场直播。
晟继的妈走得早,爸火速再娶静倩。静倩不是省油的灯,去学校闹、在家骂,小姑娘被逼得差点跳楼。叔婶看不下去,直接把人接走,学费生活费一路兜底。后来晟继考出去,混成高薪白领,回头砸钱买房,写叔婶名,天经地义。结果静倩跳出来:得写你爸的,不然“不孝”。算盘珠子崩我脸上了:写爸名,房子就是婚内财产,她离婚能分一半,万一爹先走,她还能继承。空手套白狼,套路熟得心疼。
律师朋友提醒我:赠与一旦过户,想反悔得对方同意,几乎没戏。晟继把产权直接钉死,是报恩也是自保。那句“还房贷”更绝——产权人等于债务人,静倩一听月供两万瞬间静音。现实里多的是傻孩子,把房买在亲爹名下,最后被后妈扫地出门,首付算赠与,贷款算借款,打官司都找不着北。
数据说三成重组家庭闹过财产纠纷,六成继子女跟后爸后妈老死不相往来。我信。小时候邻居姐姐把拆迁房过户给爸,后妈转手给亲儿娶媳妇,她只能睡公司沙发。晟继不过是把大家不敢撕破的脸皮撕得血淋淋:恩是恩,债是债,别拿血缘绑架账单。
年轻人不是不孝,是学会先爱自己。谁给伞我替谁挡风,谁泼冷水就别怪我关窗。房子写谁名,贷款谁来背,白纸黑字比哭腔管用。亲情要是只剩算计,那就按商业规则谈:出钱的上桌,动嘴的靠边。
最后一句话送给静倩们——当年没养人家一天,如今就别想着分人家一碗粥。算盘打得再响,也抵不过一句:想要房,先还月供。
来源:完美葡萄LG271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