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线网·散文】一个笔友的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4:03 1

摘要:发这条朋友圈的初衷是这样的:我的手机相册里躺着很多我在夏天拍的视频,这些视频美的不该沉寂在相册里,我得配段文字让它们在朋友圈见下天日,而今天要发的视频,是我在祁连回西宁途经天蓬河的路上拍的路景,所以我写了一段关于《路》的短文。

立冬的前一天,我发了条小短文一样长的朋友圈。

发这条朋友圈的初衷是这样的:我的手机相册里躺着很多我在夏天拍的视频,这些视频美的不该沉寂在相册里,我得配段文字让它们在朋友圈见下天日,而今天要发的视频,是我在祁连回西宁途经天蓬河的路上拍的路景,所以我写了一段关于《路》的短文。

这条朋友圈居然意外收获了很多赞,而我知道这些赞更多属于我写的小短文。《路》既然如此受喜爱,那么再详写一下短文里的故事,就是一篇能上得了台面的文章了,由着这个心思,我正式在草稿纸起笔了这篇文章。

说起来《路》是一篇回忆录,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笔友,我写的也就是他的人生之路。

我大概是从二十二三岁开始正式给纸媒投稿开始写作的(我应该是最最不努力的咸鱼,那么年轻开始写稿子,却没写多少稿子),那时候,笔友是最珍贵的存在,不像现在写作的人可以通过读书群写作群认识大把的笔友。

我的这个笔友是母亲介绍我们认识的。

那时候,母亲在州县的小镇上开着一个小饭馆,这个笔友老去母亲的饭馆吃饭,母亲每次看见他的时候,他都带着一个日记本和钢笔,说是到处在找写作素材,时间长了,母亲知道他是报社的通讯员,整天都在搜集归拢镇子上发生的事儿,把这些事儿写成不同体裁的稿件发表在报纸上。

那时候的我,正开始做“铅字梦”,我的小背包里也有一个日记本和钢笔,里面也有我写的身边事儿,我也会不失时机的卖弄一下自己的“文采”,比如帮我上班的地方的同事小姐妹们写写情书啊,写写家书啊。

母亲让我给她订点纸筷套的时候,我也卖弄了一下自己的“文采”,在纸筷套印上了一句诙谐幽默的广告词。

这个笔友看见纸筷套上的广告词,问我的母亲谁给写的时候,我的母亲说是她的傻丫头的胡说以后,他问母亲能不能介绍我们认识。

就这样,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笔友,关于写作,我们第一次聊天的时候,我给他看了我潦潦草草写在日记本上的一些文章后,他说我有写作的基本功的。他还说在和我聊天的时候,在我描述一片秋天的树叶落地的时候,描述出了种种情形和种种情怀,而一个作者就要具备这样感性,只要拥有这样的感性,就不难写出好的文章了。

那时候,我在西宁上班,所以我们就用书信交流,他写给我的信里多是问我有没有写新的稿子,并不停的鼓励我投稿。

我还记得我把一篇稿子寄给他,请他给稿子起个篇名,结果他在回信里说,稿子写的非常好,既然稿子能写的这么好,那么同样也可以自己起个特别好的篇名,对于作者来说,自己写的文章就是自己的孩子,作为文章的母亲,给自己的孩子起个名字就易如反掌了,并独一无二了,由此他不能越俎代庖。

这个期间他还送了我两本关于写作的书。虽然他的鼓励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我却没有勇气投稿,我多少也是在质疑自己这个初中生的水平的。

这种不自信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他来西宁特意给我看了一下他是怎么投稿的。

他带我去了邮局,拿出已写好的稿子,把稿子装进信封里,贴好邮票后塞进邮筒里。

他给我说:投稿就这样简单,不需要认识编辑部的编辑,只需要一点点的勇气把自己用心写好的稿子投出去就好。

他告诉我,他和我一样是初中毕业,只不过入伍当兵后,他羡慕极了部队里专门写稿子的通讯员,抱着自己是不是也能写出稿子的心态买了一本关于写作方面的书开始写稿子了。

虽然最后在部队没有成为一名通讯员,但退伍回到农村后他把村里的故事,小镇的故事都写下来开始投稿,终于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铅字,并且成了报社的通讯员。

而我也因为得到了“眼见为实”的鼓励,不久后我就投出了自己的一篇稿子,那篇稿子真的变成散发着墨香的铅字发表在了《西宁晚报》,自此我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作者。

后来,这个笔友转业从事了文字方面的工作,而我随家人去外地开拉面馆,我们也就此失去了联系。

近二十几年后的最近,我居然在抖音刷到了他,他开了一个农家院,院子里种了很多很多花,从春到秋都开着花儿。

他还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他特别爱孩子。

他发布的视频里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营销农家院的视频,大部分视频是拍的他的儿女。

有一个他的自拍视频,他说:从昨天走到今天,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一路有多苦。

我会心一笑,这时候的他不是精于计算的商人,而是多愁善感的一个文人。

原本我想在抖音留言问候一下老朋友,但多年来的历练并没有改变我还是有些内向的性格,所以我没有打扰他。

我想,关于人生的路,他已经走到一条鲜花大道了,似乎做买卖买了房买了车,还添了至亲,作为好友,欣慰之极。

我原以为他会一直守着那份文字工作,没想到他用更大的勇气投身到商海里,成就下现在的生活。

人生是路。

在这条路的不同路段,他都用不同的人生追求努力好好过着这一生。

只可惜,我已经很久很久没看到过他的文字了。

作为一个男性作者,他的文字里也有颇多的感性的,如他所说,一个感性的作者,才能写下动人的作品。

我想起我们认识的最初他曾给我聊很多人不理解他天天写作的时候引用了《红楼梦》里的一句话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我在想,其实有很多很多人钟情着文字写作,还有更多的人在倾听着别人用文字写下的故事。

只要动笔写下心声,天下总有识人君的。

《路》这篇文章写到这儿就要收尾了。人生的路是困苦的,人生的路是风景万千的,人生的路是坎坎坷坷的,人生的路也是收获颇多的,而在我的人生之路上,因为曾有过这样的笔友而倍感幸运,而因为我一直没有离弃喜欢的写作,我的这份幸运还在持续中,因为我又认识了不少笔友,所以,我亲爱的笔友们,请给我的这篇文章留下您们的评论吧,最好是您们和笔友之间的故事,很期待哦……

冶桂莲,网名:叶上珠,一个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回族妇女一枚。

来源:青海在线网官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