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爆火!有人日入5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0:17 1

摘要:数据显示,"固体杨枝甘露"这一关键词在某社交平台上的浏览量已破千万,单条笔记点赞高达40万;在短视频平台,相关视频吸引2万+用户参与,播放量突破1.1亿,热度持续攀升,甚至登上热榜。

继奶皮子糖葫芦后近日一款形态创新的"固体杨枝甘露"突然爆火与传统液态版本不同这款产品以酸奶为基底叠加大块芒果与西柚果肉形成色彩分明便于分享的固态造型

数据显示,"固体杨枝甘露"这一关键词在某社交平台上的浏览量已破千万,单条笔记点赞高达40万;在短视频平台,相关视频吸引2万+用户参与,播放量突破1.1亿,热度持续攀升,甚至登上热榜。

甚至火到

有店主能日入五万?!

11月12日

记者在浙江杭州采访一甜品店

店主就“卖固体杨枝甘露

日入五万”的说法给出了回应

店主表示:“他们说日入5万元有点离谱了,1万元左右吧,因为我卖得便宜,我卖的是17元1份,每天四五百单。”

店主还称:“每天睁眼就是削芒果,睡个三四小时的觉,小票刚放进去,基本上就是一直打一直打,过一会票没了才停下来。”

口感与价格引发网友热议

一位有多年经验的烘焙师表示,从技术层面看,固体杨枝甘露的组装工艺并不复杂。“它更像一道水果沙拉,食材本身的味道决定了八成风味。”

很多网友已经吃上了!

并纷纷晒图

⬇️⬇️⬇️

"爱吃杨枝甘露的人

悄悄地吃起来了"

↓↓↓

"吃上了"

↓↓↓

尽管有很多网友爱吃

但也有很多网友认为

并不惊艳甚至不好吃

⬇️⬇️⬇️

"总的来说味道不错,至于有没有像网上说得那么惊艳,是没有的,不要太过期待;再惊艳它也只是杨枝甘露,跟奶皮子糖葫芦一个道理。"

有很多网友认为

"吃它也就是图个新鲜感

不会再回购"

也有人觉得"并不好吃"

其性价比

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白领李女士表示

↓↓↓

"自己买高品质芒果、柚子和酸奶来做,一份成本确实不低,但店里卖的也不便宜。我会更看重它用的水果品质是否对得起定价,不会盲目跟风。"

也有网友算了一笔账

↓↓↓

"一整个凯特芒果约20元,一个柚子约10元,加上酸奶成本约5元,自制一份同款甜品成本远低于市售价格。"

甚至有网友发文称

吃完后身体不适

⬇️⬇️⬇️

"吃完胃剧痛无比"

"吃了后胃痛

然后胃炎引起高烧39.7℃...进了ICU"

↓↓↓

这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提醒:这几类人谨慎食用

“这样的创意很赞,它将几种食材巧妙结合在一起,但要注意的是,这款看似健康的甜品其实也存在一定隐患。”医生提醒,这种“冷、甜、黏”的组合对本就肠道功能较弱的亚健康人群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考验,他在门诊中就经常会遇到一些因连续食用类似食物而出现急性胃肠功能紊乱的年轻患者。

相关研究显示,某些品牌酸奶的蛋白质含量是普通酸奶的2.5~3.8倍。虽说蛋白质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素,可若一次性摄入过多,就容易在肠道内滞留、异常发酵,导致腹胀、嗳气,甚至腹泻

西米的本质是纯淀粉,属于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医生解释,短期内大量淀粉进入肠道,就会迫使肠道菌群加倍工作,整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这也就是为啥有的人在吃完淀粉类食物后会出现肠鸣音亢进和排气增多等现象的原因。

此外,芒果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湿热类”食物,从现代医学看,芒果含有单羟基苯或二甲羟基苯等致敏物质,不完全成熟的芒果还含有醛酸,可能会对口咽黏膜和胃肠道产生刺激,敏感人群可能出现口腔瘙痒、皮疹或胃肠不适

而杨枝甘露中常用的西柚或葡萄柚,性味偏寒,富含有机酸和膳食纤维,脾胃虚寒及肠道易受刺激者,需谨慎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西柚或葡萄柚肉中含有一种“呋喃香豆素”类物质,它能抑制肝脏和小肠中一种至关重要的药物代谢酶。“这个酶负责分解我们服用的多种药物,一旦它被抑制,极易引发药物中毒,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医生介绍,受影响的药物包括部分降胆固醇药(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部分降压药(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部分抗心律失常药、部分抗焦虑和镇静剂等,故在服用处方药期间应尽量少吃这类食物。

从健康角度出发

医生建议

可将固体版杨枝甘露

视为甜品或加餐,而非正餐

在量的选择上

每次以半个芒果为原料

制作的一份为宜

每周享用一至两次即可

“还要强调一点,甜点最好即买即食,不要隔夜。”几天前,医生就接诊了一位因食用隔夜甜点引发胃肠炎导致上吐下泻的女白领。“含糖量和含水量很高的芒果,极易为细菌和霉菌的繁殖提供近乎完美的天然培养基,而含有乳酸菌的酸奶在开封后也会受到外界环境中的霉菌与酵母菌污染,故尝鲜时别一次性买太多。”

来源:西安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